2021年10月14日
第10版:10

向世界讲述最美的运河故事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大运之城,沧海之州,金秋嘉宾至,美景高朋来——旅发大会再次向世人展示沧州的大气和华美。

这是沧州的一次全新亮相,也是运河的高光时刻。

四方宾朋,相聚千年古郡,相约百里运河,在城与水的守望中,领略运河的魅力,倾听运河的脉动。

蜿蜒流淌的大运河,就像沧州大地上的一条玉带,她所流经的每一个地方,如同那穿线而过的一颗颗珍珠,绚丽多姿,流光溢彩。

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全新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为我们串起了运河两岸一颗颗珠子,也让人们对沧州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运河的视角推移我们的镜头,从北至南,从东到西,每一颗珠子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辉。

青县的大司马果蔬小镇,别具乡村特色:生态园里采摘“特菜”;博学湖畔捕鱼捉虾;司马湖上可以观看《大运飞龙》;菜博园里赏各种蔬菜创意景观……

青瓦灰墙、木栅花窗,垂柳丝丝、池水粼粼,这是南皮县双庙村的风景:漫步走进张之洞纪念馆,半山亭、书屋、兵工厂生产的枪和炮,一一映入眼帘,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令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繁华不只为追忆,走进泊头大运河贡梨公园,一棵棵系着红丝带的梨树拉动现实美景,将军梨、乾隆御梨、总督梨……每一棵古树,都有一段精彩故事。贡梨公园包括五大主题分区,这里将成为大运河畔赏运河风情,品梨乡古韵的新打卡地。

杂技因运河而绵延,它的奇崛险美征服着世人,也成为运河岸边最灿烂的文化景观。登上吴桥江湖大剧院西侧的观景平台,从高处俯瞰,古色古香的运河人家美食街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和江湖大剧院形成环形,契合了天方地圆,浑然一体的人文景象……

在这条运河串起的风景线上,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狮园鲜花盛开,百狮姿态万千,南川古渡勾人神思,沧州历史上的三大名楼,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正成为运河畔的地标景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古风今韵交汇出运河畔浓郁的历史况味。

从南到北,沿运河而行,当我们一次次驻足,一次次回味和展望,我们真正理解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这不仅是一条文化带,更是文化旅游带、特色产业带、乡村振兴和城市融合发展带。在这条文化带上,我们感受着沧州旅游的厚重实力、蓬勃活力、无限魅力。这里有优美的风景,有动人的传说,有深厚的文化,有欲说还休的历史情怀,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神往。

千百年来,大运河用水的浸润,为沧州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用水的包容,为沧州文化提供了深厚滋养;用水的奔涌,为沧州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今,运河水再次激荡着沧州人的奋进情怀。

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这是运河沿线城市的共同传奇。当时代巨轮航行到新的历史风口,如何讲好运河故事,做好运河的锦绣华章就成了沧州人的时代使命。全面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因地制宜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也成了历史赋予沧州的重任。

一船明月过沧州,不仅仅是诗人眼中的盛景,更是今天所有沧州人的期待和聚力所在。

一条充满希望的河流,正从历史走向未来。魅力运河,文武沧州,旅发大会落下帷幕,而用汗水和智慧写就的沧州故事,才刚刚开始。

千年长河,生生不息,大运沧州,未来可期。

2021-10-14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7695.html 1 向世界讲述最美的运河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