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第09版:09

整治噪音污染,生活需要安静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近日,我市城管部门开展公园、广场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并在市区12个公园、广场安装了44台噪音监测仪,实时监控噪音分贝,进一步优化公园、广场游园环境。

(据9月15日《沧州晚报》3版)

噪音会危害人体健康。在噪音环境下,人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出现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这种暂时性听力损伤被称为“听觉疲劳”。

如果人们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修复,内耳器官就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形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变成“噪音性耳聋”。

另有数据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平时高出2~3倍。

噪音除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4个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为降低噪音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想办法。但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噪音源进行管控。沧州在公园、广场安装噪音检测仪,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据媒体消息,上海近日也在街道上安装了噪音自动感知系统。据了解,上海的噪音自动感知系统设置的夜间标准值为55分贝,当路边的声音超过标准值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起初是现场喇叭自动提醒;如果在5分钟内音量没有降低,便会通过人工喊话再次提醒;如果依旧不起作用,工作人员会立即到现场进行劝说。

不得不说,噪音感知系统在控制噪音污染方面,可谓发挥了“奇效”。

世界各国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或规定,以减少噪音污染。8月21日,我国出台《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拟规定: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噪音污染害人不浅,群众如果受到噪音污染,可以拨打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2021-09-22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5738.html 1 整治噪音污染,生活需要安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