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
一个人的名字能够被一个民族记忆2500多年,原因何在?司马迁曾感叹:许多显赫的人物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而“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以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启迪智慧的哲理,也是伦理道德的规范依据,是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
2500多年过去了,至今几乎无人否认,诞生于中国曲阜这块平凡土地上的孔子,以他深厚渊博的学识及博大精远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
孔子是中国哲学思想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一部《论语》,被中外人士普遍视为中国文化“最古老最有价值之宝典”。《论语》的内涵和人生哲理不仅影响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继而又传播到欧洲,并在十八世纪掀起过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可见孔子思想广博的影响力。
孔子一生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纪念孔子,其实是对“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的传承和延续。一种思想,倘若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必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道德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与弘扬。
林语堂先生说,孔子的思想不只是“处世格言”“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2500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延续。
“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为学,不耻下问”……这些都是隔着2500多年的时空传过来的经典语录。
仔细思考和品味,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每一句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还有,“仁者爱人”“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孔子做人的准则及道德尺度,丈量着心与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瑞典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经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据报道,截止2018年末,中国已在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近600所孔子学院和12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30多万,中外专兼职教师5万多名。为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倡导儒家思想,目前海外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文化的人数已超过4000万人。
据记载,2015年3月8日《参考消息》第14版整版转载了香港《镜报》文章《西方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孔子在国外》和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孔子再次周游列国》,详细地阐述了孔子及其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与地位。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和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一样被誉为时代的灵魂。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上的独立与繁荣,就没有国家民族的兴旺与昌盛;而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今天,一个既善于继承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而又善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民族,才是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民族。
杨 敏
杨敏,文学硕士。作品发于《人民日报》《文汇报》《诗刊》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