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7日
第24版:24

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经典

□王 云

在读汪兆骞先生著作《启幕——中国当代文学与文人》之前,我对这段时期(1949-1966)的文学作品是模糊的,碎片化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概念上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大概的了解。

拂去岁月的封尘,在汪老先生客观理性的叙说中,作家们生动、鲜活的群像仿佛就在眼前,他们触摸着时代的温度,从战火纷飞的硝烟处走来,从瞬息万变的运动风潮中走来,从霓虹灯下的新时期走来,用饱蘸深情的笔记录下时代前行的印记,引发我们心灵最感动的部分。一些经典作品,带给我内心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那些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至今仍是心头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色之光

十七年的创作史,是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在革命的浪漫主义年代,大量的红色经典横空出世,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崇拜英雄,是我们那个年代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第一次知道江姐的名字,是在小学黑板墙报上,抄录着江姐的铮铮誓言:“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永远打不垮的。”后来知道江姐形象出自《红岩》一书。

革命者牢里度春秋,刀下做鬼雄,在集中营里和敌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可歌可泣。一众革命英烈的名字赫然纸上,我更关注江姐命运的传奇,这个从小到大一直盘桓在我心中的女英雄,我怎能忽略她受伤后十指鲜血的绽放,在青春年华里将生命掷在光明的晨曦。

今天,再读这些看似与现代气息格格不入的革命书籍,或许有人认为“不合时宜”;我们所处的时代离渣滓洞、刑具、镣铐已经很远了,再谈及理想以及信念这些词语,或许会令人不解甚至嗤之以鼻。可是我想问:信念和理想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无数人甘愿前仆后继献出生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格谈论它吗?就像作者罗广斌写这本书的初衷:“要让今天的人了解那些敢于去死的人为的是什么。”其实,理想和信念如明亮的灯塔,任何社会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它的光照与引领下前行与发展。

近日,单位组织观看党史视频,开场序幕是向革命先烈集体默哀,身边一年轻同事轻轻说了句:“应该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英雄情结,它驻扎着,融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轻敲重击的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抉择。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需要歌颂英雄主义的文艺作品,它们能净化人心,提振民族精神,涵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情怀。影响了几代人的红岩精神、长征精神不该被遗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依然是人们心头永不熄灭的光芒。

乡土谱系

十七年的历史变迁,在历经土改、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成了舞台的主角,乡土题材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作品,我尤其喜欢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读起来丝毫没有隔阂感,用日常生活描写社会变革下农民的喜怒哀乐,新旧思想的矛盾,加之生动诙谐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一下把人带入那时那境。好的小说可以跨越时空,自发建立起和读者共情的桥梁,只要能引发情感的共鸣,它的魅力可以广阔延伸。

还有李凖的《李双双》,一个正义果敢、心直口快的新女性形象仿佛站在了面前。尤其读到最后诗意的结尾,我的内心也涌起一阵甘甜。

这时期乡土题材的小说风格各异,虽然受当时政策环境的影响,情节架构有局限,人物塑造不免有过于完美的嫌疑,但在追求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浓郁的地方特色、真善美的流露、朴实无华的语言,今天看起来依然传递给人向上的力量和自觉升腾起对美好的渴望。

别具风格

当战争题材、农村题材的作品成为重头戏而遍地开花时,不同风格的代表作似一股清流,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记得初中学《荷花淀》这篇文章时,开头部分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与同时期宏大的叙事风格不同,同样是写战争,却如此淡雅、柔美,不疾不徐的叙事语境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向,宛如一枝清秀的白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孙犁先生跳出主流圈子的窠臼,独辟蹊径,坚守自己的脉络和枝蔓,抱朴归真。坚持创作由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通过诗情画意的描写,让真实的生活渗透进来,他塑造的不是概念化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用情感浇灌的文字,自有恒久的艺术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沈从文的小说、散文有典型的湘西特征。抒情诗般的《边城》是一幅白描的山水风情画。小溪、白塔、墨竹、渡口,嵌入式在文中流转,暗喻着人物的性格,也直指作者内心。民风的淳朴中夹杂着野性的生气,人物情感命运质朴动人,感情迂回曲折处的倔强与纯粹,却不曾刻意雕琢,呈现出真实生活流质感。

文人的风骨,血液里的韧性,是沈从文保持写作的初心。只写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发掘让人感动的东西,体现生命中永恒的真善美。

浩如繁星的17年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经典。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时代特征,感召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走在风雨前行的路上。在百年长路的今天,有些作品不仅并未褪色,且已超越了它的文本意义,其思想价值给后人留下了更多阐释的空间和表现路径,也引发了几代人为之传承和弘扬的追寻之旅。

王 云

沧州市作协会员。作品发于《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和网络平台。

2021-09-07 □王 云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4509.html 1 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经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