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3日
第15版:15

那条运河

■肖潇

京杭大运河蜿蜒流淌,自沧州穿行而过,孕育了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沧州这座美丽家园。自我出生起,这条运河就因淤泥、水源等问题不再通航。但是在我的记忆中,运河水总是静静地流过春夏秋冬,波光潋滟,永不干涸。

在我的童年,运河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整治和建设。未经修缮的石堤石坝,没有护栏遮挡的直通河面的石阶,一切都是很原始的模样。那时候很少有人在柳荫下垂钓,因为运河河面总是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垃圾和相互缠绕的水草。古老的运河仿佛垂垂老去的迟暮之人,不想闭上眼睛,却又无可奈何地嘴唇翕动,叹出一口沉重而浑浊的气。让我怀念最深的莫过于河沿赶羊,这对幼年的我来说是极其新奇的体验。挥鞭的赶羊人已经记不清了,阵阵的吆喝声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白如云朵的小羊舔我手指时的湿润感。

小学的记忆更多的停留在运河畔,那里有我最鲜活生动的时光。最具节日氛围的是元宵节,河畔常常有武术、舞狮和踩高跷的表演,吸引着大批民众前去观看。每到元宵节,我的父母便会带我沿着河畔找寻那熟悉的欢快的敲锣打鼓声,追寻那穿街而过的踩着高跷的身影——猪八戒、白娘子、许仙、何仙姑……他们边演边跳,如履平地。

我上初中时,经常和两三好友相约骑车上学。骑行在运河畔,我们是大运河整治和建设的见证者:春日里环卫工人清理河里的绿藻,夏日时水利人迎着第一缕阳光进行水文监测,秋日工人修缮堤坝和护栏……大运河一点一点焕发着青春和生机。渐渐地,这里焕然一新,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相和谐。河水清澈如许,岸边雕栏上“荷花绽放”,林荫步道旁锦簇花团,扶栏远远望去,还有一座彩虹桥横卧碧波。

我上高中在外住宿时,常常谈论起我的家乡,那时我才发现,除了狮城公园的铁狮子、运河边的清风楼以外,沧州的“遛百病”民俗形式也是特有的。正如古诗中所言,“相约梳妆走百病”,正月十六晚饭后,沧州居民会沿街散步,祈求把身上所有的病灾都“遛掉”,新的一年中才会百病不得、身体康健。我和家人们沿着运河畔步行,路边有卖烟花爆竹、灯笼面具、亮闪闪的头饰别针等各种小玩意,还有卖糖葫芦、棉花糖、面人糖人、烤串刨冰的,热闹非凡。

2021-09-03 ■肖潇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4073.html 1 那条运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