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6日
第10版:10

“饭圈”文化该驱邪扶正了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 望

近来,“饭圈”乱象引发社会关注,然而,未成年人网络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不仅仅局限在“饭圈”。

一些虚拟空间的乱象蔓延至线下,影响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据8月25日《沧州晚报》11版)

“饭圈”的生态系统复杂庞大而又专业高效,一些平台资本通过建构一套“逻辑完美”的游戏规则,刺激和培育粉丝的竞争心理,诱导他们组队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参与冲榜与刷量。

由此,娱乐行业的粉丝社群从自娱自乐的亚文化圈子升级为一种自组织、可循环的商业型平台。

一些狂热的粉丝不惜代价地“氪金”,真金白银地投入。自此,没钱别提爱,花钱才有“粉籍”,追星已然是变了味儿。

不止如此,在深度捆绑下,粉丝对于偶像“爱的供养”早已超出经济范畴,逐渐延伸到价值观领域。

无底线追星愈演愈烈,一言不合就掀起骂战、刷“黑词条”。更有甚者,有部分粉丝对于涉嫌强奸的偶像仍然“不离不弃”,还创建“救援群”企图“劫狱”。

接二连三上演的荒唐戏码,不断扩大着“饭圈”一词的贬义权重,使“饭圈”文化成为网络空间中的一股浊流,尤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令人深忧。

追星并非不可,但不能越出法律道德界限。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社会也有规范秩序,不能无成本、无负担地肆意妄为。如果因为追星而失了心智、乱了行为,只会害人害己。

娱乐资本和网络平台在享受时代红利的时候,有责任发挥好引导作用,强化明星经纪公司、粉丝团规范管理,避免用诱导性、非理性消费裹挟粉丝。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在治标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下一步各方在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上协同发力,打造清朗“饭圈”文化,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2021-08-26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 望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3157.html 1 “饭圈”文化该驱邪扶正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