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4日
第16版:16

血压降低危害健康

血管也会热胀冷缩

躺着或蹲坐时间久了,突然起身一阵头晕、眼前模糊、站立不稳……这种情况在夏天更为常见。天气越来越热,血管也可能“热胀冷缩”,血压也随之降低,不少人会遭遇低血压的偷袭。

血管也会热胀冷缩

夏季,气温迅速上升,因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人体内的血管也随之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此时人体多汗,盐分随汗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液容量下降,血压随之降低。

对于血压正常的人来说,气温每升高1℃,收缩压降低0.37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0.19毫米汞柱。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和已经确认高血压的人群来说,收缩压分别降低0.21毫米汞柱、0.81毫米汞柱,舒张压分别降低0.01毫米汞柱、0.44毫米汞柱。

低血压影响身体健康

医学上认为,当血压降到90/60毫米汞柱以下时,就可称为低血压。数据显示,中国约10%的人有低血压问题。

低血压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不会有明显症状。少数人会有手脚发凉、全身无力、头晕、心慌和健忘等情况,这是因血压过度下降引发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老年人的低血压,情况更严重

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低血压的耐受性较弱,很容易出现身体器官灌流不足和缺血表现,甚至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和肾功能不全等更严重的后果。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75岁以上老人的舒张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得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就会升高约20%。

严重低血压危害多个器官

低血压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不能及时输送到全身,引发多种症状及心肌和脑缺血,造成心脏病、中风、肾脏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这类情况在夏天更常见。

这些人容易被低血压盯上

低血压的情况,常见于体质虚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心内科医生提示,以下5类人群在夏季更需要注意:

体质弱的女性

一些女性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血液循环能力较差、机体器官组织功能较弱等情况。一旦天气与外界环境变化,就会感觉头晕心慌、身体不适。

心血管疾病患者

当心脏收缩功能不良,调节功能差,心脏无法向全身送出足够的血液,就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

服药的人

长期吃降压、镇静等药物者,血压普遍较低,若服药剂量不当,甚至可能降得过低。

老年人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同时很多老人有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容易诱发低血压。

大量失血或脱水的人

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大量出血或严重脱水,血管中的血液量骤减,血压也会跟着下降。

把血压控制在安全线内

相比较高血压,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大部分轻症的低血压人群来说,在夏季更要预防意外发生。

起身时放缓动作

突然起身或由躺到坐、站时,可能会因血压调节不及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甚至跌倒,这是因起立后的血压突降引起了脑部缺血。

夏季要避免长时间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变换姿势时要放缓速度,一旦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应立即平卧。同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帮助诊断。

及时补水

清晨起床可以喝一杯淡盐水,气温较高时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如果出汗特别多,就要喝点功能饮料为身体补充盐分,避免身体脱水。

遵医嘱用药

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可能发现血压有所降低,这是季节变化导致,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代表已经康复了,切不可擅自减药或者换药,必要时去医院遵医嘱调整。

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夏季可多吃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补充蛋白质,适量增加胆固醇摄入量。体质指数小于18.5的低血压人群,建议适量增重。

少吃有辅助降压效果的食物,如芹菜、冬瓜以及荷叶茶、菊花茶等。

少吃多餐

血压在饭后30分钟—60分钟降到最低,随后恢复,常发生在早餐后。

可尝试餐前适量饮水,用餐时不要饮酒,不要吃得太饱。饭后要适当休息,不要立刻运动。

规律锻炼

如平板支撑、握力器训练等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协助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输出的血液量,使血压上升。这类运动幅度较小,适合低血压人群。

据《生命时报》

2021-08-04 躺着或蹲坐时间久了,突然起身一阵头晕、眼前模糊、站立不稳……这种情况在夏天更为常见。天气越来越热,血管也可能“热胀冷缩”,血压也随之降低,不少人会遭遇低血压的偷袭。 血压降低危害健康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888.html 1 血管也会热胀冷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