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3日
第21版:21

如意映雪

□孟宪丛

(一)

有了雪,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也有了一缕抹不去的情怀。

塞北的雪,故乡的雪,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雪。

小时候,特别喜欢雪,有了雪,就为童年的嬉戏注入了兴奋剂。

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雪野中奔跑追逐,喜欢攥成雪球开仗,喜欢飞起的雪粒钻入脖子的丝丝凉意,喜欢雪野茫茫中脉络分明的树枝和上面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喜鹊窝。

上了年纪,便更喜欢在雪中漫步。置身于飘飘洒洒的飞雪里,天空不见了底色,白成了主色调。雪如羽飞,所有的浮躁都沉淀在茫茫的白中,灵魂便有了出窍般的超脱,身心不再有负重的喘息。静静地聆听雪与远山的对话,与枝丫的对话,与大地的对话,这时候,心与天默契,人与雪融入,天与人合一。

踏雪的声音悦耳而有节奏,那“咯吱、咯吱”的清脆,是一种放松身心最有效的声音,当聆听踏雪声音的时候,儿时围炉取暖的嬉笑就会浮现,一股来自远古的情调直抵心胸。回味似水流年,总觉得艰难还是远远大于如意的,如脚下的每一次雪上滑过,就会收紧心里溅起的层层涟漪,脚步变得凌乱而仓促。

雪后的景致别具一格,房屋、炊烟、树木、草垛、牛羊,或动,或静,宛若一幅幅洁白如玉、错落有致的山水画。仿佛苍穹不再遥远,心旷而神怡,宁静又致远。

风花雪月注定了雪要融入情。叹飞雪,冬日风情谁能开解?如果将雪花作为信物,如何顶着冬寒前去赴另一场约会?

(二)

冬日,崇礼,在冬奥滑雪场地。

风吹着,旋起的雪粒被抛在脸上,像针尖扎,酥酥的。

地上的雪,被风吹出一大片鱼鳞。走在雪地上,熟悉的“咯吱、咯吱”声,清脆、悦耳,心里早早燃起了冬奥圣火,那火炬就在眼前。

阳光反射在雪地上,并不刺眼。“雪如意”就依山而卧在眼前。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简直就是一尊精美的“天物”工艺品。

工作人员介绍说,因跳台环形顶端、赛道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我赶忙摸出手机,不敢有丝毫懈怠,仔细摄入每一个雪粒,生怕错过每一个伟大的细节,将一幅幅景象存在手机里,也清晰地印在心中。

其实,自打上了小学后,在每年春节的对联上认得了“吉祥如意”“万事如意”等,只知道“如意”是个吉利词语,并不知世上还有实物。

直到有一年冬天,我游览故宫博物院,见到了如意。原来,如意因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而得名。

其实,如意是极富美感的。尽管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富贵,但终究是韵味十足、吉祥安康的寓意。

如意,蕴义广博,当幻化为雪如意的时候,一个划时代的美好将在2022年来临。

(三)

当我立于“雪如意”前的时候,心里一下子泛起了久久的敬意,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直抵心胸。

驻足于大山怀抱中的“雪如意”前,看那腾跃空中,云气蓬勃,势不可挡的气势,一股古老东方文明的馨香从心底悠然沁出。

这柄“雪如意”为跳台滑雪场。据介绍,这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顶部的标准跳台出发区,海拔1749米,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雪如意”流畅的S形曲线,宛若一袭飘带,注入了多少中国文化元素,折射东方文明的光芒,是彰显民族自信的又一舞台,这里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高山“雪如意”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山地转播中心、技术官员酒店等串成了“冰玉环”。

白雪覆盖的大山,淳朴自然,宁静幽远,一片茫茫世界,一派北国风光。

(四)

雪地上的脚印,淹没在风中,但心中的自豪依然。

雪花依旧漫天飞舞,心里也纯净起来,脚下的雪声,分明就是一部交响乐,我多想在“雪如意”的“灵芝”上留下我的名字,带着我的祝福,飞向世界。

静听落雪声音,那是花开的声音;是天籁之音;天使之音;点点无声胜有声,去尽尘世间的所有浮躁,带来朴素干净。聆听雪的声音,直抵心灵的最美、最真,留下一份深深的眷恋。在经历了一次次严冬、汗水的洗礼,大山终于修炼成一枚心似莲花、静若菩提的“雪如意”。

走过雪,走过风,走过千山万水。可以想象,体育健儿那凌空一跃,留下的是大好山河又一道别样风景。“大雪纷飞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雪意正浓的飘逸,更是民族复兴的豪情在飞扬。

雪,雪如意,承载着所曾拥有的历史及吉祥美好的寓意,更加悦目怡情。于是,心里便有了更多的期冀和憧憬,期待着那场冬奥会盛况,在2022年冬之时节,绽放出不一样的芬芳。

又一个冬天的雪花飘来,那场精彩、非凡、卓越的盛会真的不远了。

孟宪丛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于《文艺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选刊》《延河》《当代人》等报刊,偶有获奖。

2021-08-03 □孟宪丛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769.html 1 如意映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