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好
2019年秋,“诗韵东坡—2019中国当代名家苏东坡诗意书画创作邀请展”,在石家庄栾城区举办。为什么是栾城?因为这里是“三苏”故里。邀请到全国几十名书画家来参展,其中也有我。不但有我,还让我写前言。前言不能不说苏东坡,而苏东坡岂是我能说的?但必须得说,于是就说苏东坡的好:
苏轼真好,官当得好,诗作得好,文写得好,字写得好,画画得好,人做得好,且不是一般的好,是极好,不是一样极好,或几样极好,是哪样都极好,好到不能再好,好到不可说。
苏轼乃通家,通禅,通道,通儒。以禅安心,以道安身,以儒安世。他也真做到了,也真做好了。好到什么程度?看他一生行状即知;读他诗文即知;看天下人口碑即知。
一通百通,他通《易》,通医,通音律,好美食。走到哪,吃到哪,好吃的好吃,不好吃的也好吃,“美恶在我,何与于物?”能如此者,其实是比“东坡肘子”还有深味。他得了诗、文、书、画之三味,得了做人、做官之三味,得了养生之三味,也得了美食之三味。其味道深矣,他才真称得上是“苏味道”!难道是上祖苏味道之名喻示,才让他体察到人生之至味耶?
要说文化人,他才是;要说文化,他做的那些才是。不是别人的不是,是他堪为代表!如果没有苏轼,历史会不会显得苍白?如果没有苏轼,就没了《赤壁赋》,没了《赤壁赋》就已经没法想,何况还有那么多的诗、文、书、画!那么多的故事!
苏轼已经是文化的代名词。何谓文化?文而化之,文即是好,化即是用。能如此者,盖在心灵。心灵明澈,方能焕然成文,斐然成章,妙然成趣,俨然成德,端然而成大业。
苏轼能官,而不迷于场;苏轼能文,而不囿于矩;苏轼能书,而不拘于法;苏轼能饮,而不耽于酒……是“尊德性而道问学”之践行者。说白了,是不媚于世俗,不在乎得失,不畏惧险恶,看得透生死。他做什么,即能超越了什么,一切一切,他都能超越,都在超然的状态下进行。他是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听从着自己的良知,说到底,他是在做自己。所以他才旷达如是,率真如是,朗照古今如是。
我说了以上这么多,却没说书画,为什么不说书画,因为说了苏轼,也就说了书画。说了苏轼,也等于说了眼下这些人。苏轼的好,其实是我们的好,只是看我们认不认,敢不敢承当。
文后语:
顶着一顶作家帽子,也出版了二十多本书,但细审起来,又有几篇文字能经得住时间揣摩!然而于我来说,已然奇迹。因为起点低、心志弱,无能到不堪。文运里赖有吉星顾临,被呵护着一步步走到今天。
特别忘不下的是当年文学创作起步时沧州的诸位师,诸位友,是你们给了我努力的方向和力量。近年来回去少,但忆念尤深。
承蒙在“沧州作家”发稿之机,祈愿诸位新老师友身心俱健,诸事顺遂!
闻 章
本名靳文章,沧州河间人,现居石家庄。著有小说集、长篇传记、专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