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可引起黏膜隆起样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为结直肠息肉或腺瘤。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息肉或腺瘤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变(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1.年龄在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即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等)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年龄在5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
预防建议: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应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的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
肝炎
转为肝癌概率小
肝炎病人转变为肝癌的概率约为0.3%。肝癌早期,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因为肝脏内部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肝脏的表面被膜才有,所以只有当肿瘤长得很大,或侵犯了肝脏的被膜时,患者才能感到疼痛。如果这时才发现,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已经到了晚期。
高危人群:
1.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的人群。
2.过度饮酒的人群。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
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
5.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的人群。
6.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预防建议:
慢性肝炎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饮酒;食物尽量清淡,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防止发霉食物的摄入。
胃炎
长期累积才癌变
当胃炎反复发生,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时,胃里就可能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并出现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经过前期的逐渐发展累积,胃癌就可能发生。
高危人群: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曾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的癌前疾病的人群。
4.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5.高盐饮食者、吸烟者、重度饮酒者等。
预防建议: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要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的摄入;积极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不进食过烫的食物。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