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公交、网络上,各类老人鞋的广告无处不在。有人出于孝心,痛快买单,也有人态度谨慎:老人鞋真值得买吗?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脚也在发生变化。与年轻时相比,老人的足弓会变塌,脚部会肿胀。
鞋不合适,不仅使老人走路不舒服,还容易跌倒。而跌倒,是65岁以上老人因伤害致死的第一杀手。
本文将揭秘鞋子的健康隐患,教老人挑出一双适合自己的鞋。
老人鞋子不合脚
可能会致病
穿了一辈子的鞋,为什么老了却说鞋子不合适呢?这要从老人足部的变化说起。
据《中国老年人出行与足部健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89%的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疾病。
老人的足弓会渐渐变得扁平,足部肌肉会失去活力,因此足部自然会变宽、变长,鞋码也相应变大了;
血糖高等“三高”问题,也会使老人足部水肿,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通;
足部细菌、脚趾甲疾病等容易侵袭老人,造成足部畸形、溃烂、疼痛等不适。
一般来说,七八十岁的老人,脚会比以前大一码。如果按照原来的尺码选鞋,或者没有定期按照脚型变化换新鞋,就容易造成脚底疼痛、磨脚、走路不稳、跌倒等问题。
检查鞋磨损情况 若发现鞋中间内侧及鞋帮出现松弛或磨损,说明内侧足弓塌陷;鞋底前1/3处磨损严重,说明老人习惯踮起脚尖走路,可能存在跟腱或小腿腓肠肌腱膜挛缩等情况。
检查鞋口 如果鞋口过于宽松,影响鞋对脚的包裹性,老人就容易崴脚,导致软组织损伤甚至踝骨骨折。
市售老人鞋,质量参差不齐
上了年纪的人,足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直接影响了穿鞋的舒适性。近年来,商家推出了一类产品——老人鞋。
老人鞋种类繁多,但在热火朝天的老人鞋市场上,有些产品的质量却难以达标。
2020年,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针对老人鞋的质量开展过一次调查,选取了来自电商、实体店、电视购物的总共80批次样品。检验结果显示,其中38批次为不合格,即耐穿度、鞋底质量以及耐磨性都不达标,占样品总数的47.5%。
专家提示,选购老人鞋时,应尽量在正规的商场或超市中购买有较好信誉的品牌。从这些供销渠道获得的产品,货源、质量较易得到保证,售后服务的质量一般也较高。
要注意看鞋子上和包装盒上标注的鞋号和鞋型,认清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标注模糊不清或未标注鞋号、鞋型的鞋不要买。
同时,希望行业能够加快出台针对老人鞋的质量标准,并根据老人的需求来制定一些标准,加强监督。
挑选老人鞋,要避开这些误区
很多人在帮父母挑选老人鞋,或者老人自己挑选时,会不自觉倾向于“更柔软”“更防滑”“底更平”的鞋子。这些误区希望你能避开——
误区1:平底鞋穿起来更轻松
很多老人喜欢穿平底鞋,他们认为平底鞋穿起来更轻松、舒服。事实上,平底鞋的底部偏薄,且没有贴合足部的足弓面来设计,刚开始穿可能比较舒服,走路时间一长,脚底就可能出现疼痛、劳累等不适感。
误区2:鞋底越软,鞋子越舒服
对于商家声称“特别柔软”,可以扭成麻花的老人鞋,大家需要谨慎购买。
鞋底软的鞋子,一开始穿上确实比较舒服,但同时也意味着它的承重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足弓塌陷,很容易使老人摔倒。
误区3:追求外观,忽略鞋子的质量
老人的足部比较脆弱,需要好好保护,因而选鞋以舒适、合脚为主,千万别为了好看、时尚而忽略了鞋子的材质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