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6日
第19版:19

散文二题

■龚 正

壶口石

春天去陕西采风,千里迢迢从壶口带回一块壶口石。将壶口石置于临窗的案头,每每端详,耳际便是壶口的流瀑在轰响。

壶口作为黄河的绝景,位于陕西和山西的境界。世界上大凡好的景致,不经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大概是不会轻易抵达的。去壶口的旅途是这样,携石而归的旅途也是这样。记得一路颠簸到壶口,最先听到的,是黄河巨滔激荡出的天上滚动的雷。壶口是闭上眼睛只需耳朵就能用心感受到的巨力的存在。过去听《黄河大合唱》,或看壶口的影视图画和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都没有亲抵壶口被壶口不绝的流瀑的气势所引发的心灵震撼。激动中我拿出手机,拨通我一路暗诵的友人的号码,我要在第一时间,让其和我一起倾听这黄河的发自心灵的延绵不绝、威震天庭的呐喊。

归程时壶口石是我亲密的伴侣。百十斤的石头端于腿上,一路端详,一路摩挲,心中涌出的,全是对壶口的依恋和倾诉。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把它冲刷成椭圆,但石的表层上,散发的依然是晋陕大地特有的粗粝和大气。褐黄的底色中,黛青的色彩勾勒着起伏的山峦,石的中间,是一条迤逶石缝,仿佛大河一般从嶙峋山体中咆哮而出。一切的画面,恰似我们沿途看到的山西和陕西相拥的壶口。

坐上案头,现在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观石。静止的石头,在窗前光的变幻中,是那样气象万千。看着石上斑斓的画面,不时揣摩,有时也能感悟出生活的体验。心在一瞬间,从静止的石头上获得了灵魂的感动。阳光从窗子前射进来,给石头镀一层黄黄的金,黄黄的金在褐黄底色的石体上,便是当初在陕北高原看到的太阳照在黄土上的那种质朴、亲切和流连。不变的石头,在瞬间能让人彻悟出世界的变迁。山脚之下,只要河是活的,只要水是活的,一切就都会改变。观石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华民族要把黄河作为自己的精神载体。连石头都能生发呼吸,还有什么不能向前!

旅程中得一石以珍藏,像人生中得一知己以相依,难矣,足矣。

2021-07-06 ■龚 正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7767.html 1 散文二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