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5日
第15版:15

我的父亲母亲

■张学武

近来,我总是梦见远在天堂的父母,音容笑貌及生前点滴如在眼前,令人感念不已。

母亲去世于10年前。母亲去世后,我苦劝父亲随我到市里住。他坚决不允,说住楼房不习惯。于是,我每周都回去看望父亲,哪怕事情再忙。

有一次,我回家看他。他已经在门外等我了,神情郑重地说:“在咱最困难的时候,有几个朋友毫不犹豫地伸手帮咱。如今我退休金涨了,你们日子也宽裕了,我想去感谢他们。”

进屋后,父亲掏出2000元钱递给我:“抽空去看看你刘伯伯。1976年咱家盖新房,锅里断了粮。他家也不宽裕,还是送来一麻袋棒子。我本应该亲自去,但是要跑40多里路,还得麻烦人家管饭,你替我去吧。其余几家,我骑车子去,说会儿话就回来。”

几天后,我把探望刘伯伯的事告诉父亲。他如释重负地笑了。忽然,父亲惆怅起来:“还有一人,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她的恩情,她就是你妈妈。你妈妈刚嫁过来时,我们弟兄三个就三间土房,分家时分了一口面缸、一张桌子。我一个月只有18元工资,给老人5元,往队里交公粮款,家里家外都得花钱,日子多艰难可想而知。你们大了,她从牙缝里挤钱盖房。自己拉土垫地基,运石子、水泥。你大爷爷、大奶奶和奶奶相继过世,都是她一手操持,劳累过度落下病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咱家人多地少,她一连忙活40天,把茅草地开垦成几亩良田。日子稍见起色,她的身体却垮了,吃药、输液成了家常便饭,一天福没享就走了。”

听着父亲的述说,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年来,父亲一刻也没放下母亲。只是很少当面提及,以免我们伤心。

父亲每年给母亲上4次坟。每次都在坟前点燃精心卷的纸烟,再静心多待一会儿,似乎在与喜滋滋吸烟的母亲倾心交谈。春节吃饺子,父亲总是特意准备一套碗筷,倒上香醋夹上饺子,这是母亲生前最爱吃的。逢年过节,父亲让我们捎上几百元钱给舅母、姨母,是对母亲感情的迁移。

父亲生活节俭得近乎吝啬,夏天舍不得开空调,买菜专拣最便宜的,每月上集市买5元钱的烟叶都感觉奢侈,但他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人,是在延续母亲乐于助人的行为。

父亲曾对我说:“你妈妈一辈子含辛茹苦,没享过一天福,其实她并没有走,藏在一个地方,等我洗衣做饭样样精通了才肯出来享受。”

母亲去世四五年后,父亲也离开了我们。他走得很安详,似乎是如愿以偿走的,他是担心天堂里的母亲孤单、辛苦。

怀念父亲母亲,我们就要继承父亲母亲勤劳淳朴、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也是他们所欢喜、所期盼的。

2021-06-25 ■张学武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6790.html 1 我的父亲母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