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3日是第七届全民营养周,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5月20日是第32个“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
为贯彻《健康中国行动》《国民营养计划》,提高公众对食物营养、平衡膳食基本原则的认识,推动国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将合理膳食行动落到实处,市疾控中心在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以全民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为契机,进学校、到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营养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右图)。
本次宣传活动主要是开展《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信息的宣传教育,倡导“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等饮食风尚,倡导卫生、文明、杜绝浪费的饮食习惯,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推动学生营养改善深入开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
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
四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的关注。
五是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近年来,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已从单一营养素或单一食物转向膳食模式与整体健康状况或疾病风险关联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据营养科学原理和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设计的。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马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