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2日
第13版:13

春风一吹人变“丑”,咋办

专家教你破解方法

都是湿气惹的祸

春天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昏昏欲睡、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等小毛病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春季为身体除湿很重要:

1

太懒:多晒太阳多运动

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但有些人一进春天就不爱活动,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身体乏力。其实他们不是懒,而是湿气重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可能会出现疾病。

春季太阳足,多晒晒太阳,在阳光下慢跑、踢球都是非常好的祛除体内湿气的方式。运动之后一般会有发热、出汗的现象,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产生阳气,阳气足,所以精神头就足。“一年之计在于春”,晨起运动对人体阳气的增强最为关键。

隔日一次用艾灸熏烤关元穴,也能使身体的不适得到很大的改善。关元穴在脐下正中三寸处,即自己的手四指并拢,从脐向下四个横指的位置。通过灸治,不断地把阳热之气导入关元,对温养人的胃、子宫以及周身阳气,均有良好的效果。

2

太疼:颈椎痛常揉大椎穴

每到连绵的阴雨天,就会发现因颈椎不适来门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潮湿季节,空气湿度大、气压低且变化大,湿冷之气易入侵人体所致。

常按大椎穴,能够起到清热除湿的效果。具体手法是以一手拇指指端,在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上进行按压,持续时间大约为5分钟—8分钟,然后再以双手在头部两侧梳理。按压时动作一定要准确,不可暴力按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需要注意的是正确取穴位时要正坐低头。

大椎为督脉要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之所,除调节督脉之气外,还可调节六阳经经气,故通过此穴可达到调和阴阳之功,具有解表散热、清热散结、泻热除烦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经常感觉到胸闷气短、身体沉、懒得动,吃饭没胃口,就是湿气重的表现,也可以尝试按按大椎穴。

对付湿邪还有个好方法就是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除湿、利水的作用。

3

太胖:少吃生湿的食物

给孩子补身体,很多人建议多喝牛奶、多吃肉。从中医角度来看,过量的牛奶和肉,确实可能会让孩子看起来变“胖”,但是往往也让孩子成为“痰湿”体质。

每一种食物,进入身体后变成营养需要通过脾胃运化。如果脾胃消化不了食物,食物就不会变成营养,反而让脾胃受伤,导致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所以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

牛奶性微寒,可以滋养肺阴和胃阴,但如果是阳虚体质的孩子,过量喝牛奶,脾胃消化不了,就会导致体内痰湿增加,时间久了,容易变成痰湿体质。各种荤食,适量吃可以补益身体,但是荤食,尤其是煎炸、烧烤的肉食,不容易消化,长期过量吃,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促进湿热之邪的生成。

此外,中医讲“甘助湿”,身体里已经有一些痰湿存在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较高的瓜、果。特别是一些常见的热带水果,如芒果、菠萝、榴莲等含糖量都很高。

4

太困:拍拍打打赶走湿气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人抱怨每天早上起床时常睡不醒,白天一整天都犯困。经常出现头晕、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状,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阳气不足的表现。要排走这些湿气,生发阳气,建议做以下几个动作:

拍手:体内湿气重的人,在双手的大鱼际靠近手腕的地方,会呈现青色或紫色。经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鱼际处,就能将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给拍出去,让气血运行到末梢。最开始拍手时,会觉得不习惯,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有好的效果。

抓腋窝:腋窝的顶点是极泉穴,它是心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摩、抓揉此处,能帮助心脏排毒,疏通手臂气血。

拍打腹股沟:拍打腹股沟能加速气血运行,不仅能健脾胃助运化,还可以调理妇科病,或治疗因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都很有效果。

据《健康时报》

2021-04-12 专家教你破解方法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9338.html 1 春风一吹人变“丑”,咋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