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炒鞋”风蔓延至国货李宁、安踏等品牌,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在得物APP上售价竟高达48889元。该鞋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涨幅达31倍。
4月6日,得物APP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说明,对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进行下架处理,并封禁部分卖家。
(4月6日《沧州晚报》)
“炒鞋”并非“遍地黄金”。少数人一夜暴富的背后,是更多人亏损。把“炒鞋”作为理财手段,贷款、借钱“炒鞋”,并指望以此一夜暴富,无异于天方夜谭。散户、小贩,乃至很多学生被裹挟其中,很容易成为“韭菜”。 ——中国青年报
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国产品牌的升级之路。
少数互联网平台在“炒鞋”问题上推波助澜。监管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强监管和引导,维护市场秩序,为“国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新华社
“炒鞋”圈资金量越大的人,越能接近上游的经销商拿到产品,从而形成垄断,最终形成“割韭菜”的“杀猪盘”。
除此之外,一旦“炒鞋”失败,贷款逾期归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炒鞋”小心炒出风险。 ——央视新闻
“鞋穿不炒”,本该对洋鞋和国产鞋一体适用,“洋鞋”不该被炒,国产鞋同样不该被炒。这次绑架着“国货”名义的炒作,是球鞋的二次异化。某些人一边喊着“支持国货”,一边却在算计同胞,此举危害甚大。
“炒鞋”现象的出现,看似是对国货的追捧,实则是对国产品牌的“捧杀”。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