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2日
第15版:15

节水的父亲

■蔡随芳

我的父亲很节俭,尤其节水,这可能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六岁而孤,与奶奶相依为命。

平时种地,奶奶在前面拉犁,他在后面播种。播完种子要浇水灌溉。那时候,浇庄稼的水,靠脚踩水车,甚至一担一担从河里挑;吃的水,肩挑背扛,到井里舀。洗碗的水,要喂猪,洗脸水倒到脚盆里,用罢了再浇菜园子。父亲很小就负责给家里的水缸挑水,他深深知道挑水的艰辛。

这些年,父亲进城定居后,也不允许浪费水。家里洗澡间的水管用的时间久了,水龙头有点滴水。我父亲就在管子下面放个盆子接水。用接来的水淘米,用淘米水去浇阳台上的花。洗脸水和洗衣服的水也不让白白倒掉。积攒到一起,清洗拖把、冲马桶。他时常念叨:“一点一滴,当思来之不易;一湖一泊,方可源远流长。”这种思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父亲非常眷念故土,在城里住一段时间了,总是找各种理由回乡下住一阵子。他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喝着故乡的水,才觉得格外甘甜。只有踏上故乡的土地,才感到特别舒坦。

然而,最近父亲回乡下才住了两夜就返回了。原来故乡的水库建了水坝,水流得特别欢快。父亲却接连两个晚上失眠。他说听到小河奔腾不息的声音,就好像身边摆着好几块水表,水表的指针比赛一样地使劲转。“这白花花的水啊,就这么流走了,多浪费啊,这每天要浪费多少吨水啊!”父亲心疼得睡不着觉,就匆匆结束了行程。

听到父亲谈起这段心路历程,我们一家人都笑了。我们给父亲起了个“吝水人”的外号。父亲坦然接受,说:“水是我的命,应该吝惜水。”

2021-04-02 ■蔡随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8702.html 1 节水的父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