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2日
第14版:14

老伴是我的“幸福星”

郑聚山

今年7月5日,将是我和发妻曹凤珍的金婚纪念日。回首过去的50年,我感慨万千。

我是个军人,妻子当年成为军嫂,是光荣的,但光荣的背后,是超负荷的担当。

结婚时,我还是个战士,月津贴只有8元。我担心过早要孩子负担不起,妻子却不假思索地说:“没关系,我每个月有30元的工资,能养活孩子。”第二年,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我有70多岁的爷爷,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们村人多地少,且多是盐碱地,年年歉收,严重缺粮。有一年,全家只分到了20斤小麦。而妻子和孩子是商品粮户口,每月有一定的细粮供给。妻子就把细粮送到婆家,把有限的白面全给了老人、弟妹和孩子。

我的三个弟弟渐渐长大成人,他们要结婚,要盖房子。妻子把我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情,在近10年的时间里,她从没有要过我一分钱,总是让我把钱寄给我父亲,安排家里的生活。她还常常拿出她那不多的工资,贴补给家里。她要买粮食,要哺育孩子,那点钱根本不够用。尤其到了月底,她常常囊中羞涩,向同事借钱。同事开玩笑说:“你真傻,没钱就向你丈夫要啊!大军官太太,过得真寒酸!”同事哪里知道,从结婚那天开始,我不但没给过妻子钱,而且从没给她买过衣服,她总是穿着极其简朴的衣服。

在10年的时间里,妻子协助父母先后盖了两处房子,还帮着操持了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的婚事。我的父母十分感动,逢人便说:“要是没有这个大儿媳,俺们就吃不饱、住不开,4个孩子想结婚也难。”

妻子十分支持我在部队的工作,非常体谅我。一个周六的傍晚,下班后,她骑着自行车,把两岁的孩子放在车子大梁上,回去探望父母。两地相距20多公里,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天就黑了下来,路边地里的玉米叶子被风一吹,“哗啦啦”直响。孩子胆子小,吓得哇哇大哭。她放下车子,抱着孩子哄,谁知,这一抱,孩子再也不肯离她的身了。妻子只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推着车子,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她们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妻子抱孩子的胳膊疼痛难忍,当时就委屈得哭起来。第二天,她赌气写了一封催我转业的信。后来,考虑到我的感受,她思考再三,没有把信寄出。

身为教师,妻子深深地懂得:把孩子培养成才,才是对他们最大的疼爱。在她的关怀和教育下,两个孩子都很争气,都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我们俩风风雨雨、相敬如宾,携手走过了50年。我可以自豪地说,妻子平凡而伟大,是我的幸福之星,是我家的“幸福之星”。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她,就没有我幸福的大家庭!

2021-04-02 郑聚山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8696.html 1 老伴是我的“幸福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