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玉霞)献县农民朱向梅种了660多亩绿化苗木,如今面临销售难题。众多读者看到本报报道后向她伸出援手。有人要向她采购苗木,有人通过网络帮她转发销售信息,希望能帮朱向梅一把。
献县十五级乡尹店一村村民朱向梅曾在外地经商多年。生意好的时候,她为村里修路,资助贫困孩子,负担村民的水电费,被村民称为好人。如今,如何把自家农场的660多亩绿化苗木销售出去,成了朱向梅最大的难题。3月22日,本报以《660多亩绿化苗木,谁能帮她找到销路》为题报道了此事。
稿件见报后,众多读者向朱向梅伸出援手。在一家集团公司上班的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看了朱向梅的故事后,他和同事都特别感动。他们集团正好需要西府海棠、樱花等观赏性树木。如果朱向梅的农场里有符合要求的苗木,他们可以前去采购,帮她解决一部分难题。
读者王瑞华说,他有一个项目需要大量绿化观景树,可以从朱向梅那儿采购。献县的陈先生经营着一家企业。他从本报看到朱向梅的故事后,也想去朱向梅那里采购一些绿化苗木。市区的一位读者通过记者跟朱向梅取得联系,准备去她那儿采购一些泡桐树。
读者董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她父亲看到报道后想帮帮朱向梅。她的父亲从事苗木销售多年,有很多销售平台。他要把这些销售平台免费提供给朱向梅。
还有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献县。看到朱向梅的故事后,他特别感动。他在网络平台上转发了朱向梅的故事。一些朋友看到他转发的信息后,纷纷表示要购买朱向梅的苗木。
朱向梅说,这几天,有很多读者跟她联系。有人打电话咨询苗木种类和规格,有人去现场查看苗木的情况。“没想到晚报的读者这么热情,真是太令人感动了。”朱向梅说,她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有了大家的帮助,她一定会渡过这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