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根木刺、一颗钉子甚至一根芦苇不小心划伤,没能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处理,小伤口也有可能成为大隐患。
“曾接诊过一位患者,起初就是脚背被芦苇秆扎了一下,患者自己也没在意,结果小伤口感染,发展成脓肿溃烂,这才到医院来诊治。”沧州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专科护士丁立荣说。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不小心遇到一些小擦伤、碰伤,不少人不了解正确的伤口护理知识,才引发了诸多不良后果。
丁立荣介绍说,不一样的伤口,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比如很浅的擦伤,可以用碘伏消毒,同时最好去医院注射一剂破伤风针;如果是被刀、剪、玻璃等划破皮肤,止血后可以用碘伏消毒,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好;如果受到撞、挤,皮肤未破,但局部有青紫的包块,轻的一般不要处理,如果是肠、腹、腰、关节或脑部等处受到较重挫伤,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在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也非常多,这类患者的伤口要更注重预防。”丁立荣说,糖尿病患者足部容易出现水疱、伤口、开裂等,且由于足部感觉迟钝,在泡脚、修趾甲、修剪足部结痂时,容易导致划伤皮肤,相比一般人而言,有更大的健康隐患。
因此,平常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比如,平时要穿棉袜、宽松的鞋子;要避免对足部用力过大的搓揉动作;平常要注意足部的养护,避免干燥开裂;一旦出现外伤、破损出血、烫伤等,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伤口。
丁立荣提醒广大群众,如果有伤口一直不愈合,伴有红肿现象;被海产品扎伤,或是手部有外伤直接接触海产品等;还有被带着泥土或是铁锈的钉子、木刺等划伤,伤口异物未能取出的,比较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这些情况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
刘琰 杨惠麟 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