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县城上班没多久便买了房子,加上装修的费用,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说,无疑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添置家具时,爱人知道我喜欢读书,硬是挤出了一部分钱,为我购置了一个书柜。我从老家带来的几箱旧书,一本一本归类,摆在书架上,它们和我、爱人、儿子一样,在这个陌生的县城,有了安身之处。
这个书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黑棕的油漆略带暗纹,整体简洁而明朗。书柜以柜门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较高,里面用两个隔板平均分出三层,两扇中间镶嵌玻璃的双开柜门,可打开存放书本。下部两层,柜门是整块的压缩板。上部三层,一层摆放诗歌书籍,一层摆放散文书籍,最高一层是一些专业书和工具书。下部摆放的是学生时代购买的书籍,像某些回忆和念想一样,被安置在家的一处。
书柜是家里所有家具中最低调也最高贵的一个。它永远孤零零站立在角落,靠着墙默默无声。而怀抱里的书,藏着浩如星海的知识,又是那么奢华和高贵。友人来访,看到我的书柜和书柜里满满当当的藏书,羡慕而又敬佩,感叹道:“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人格和品味都会提升一大截儿。”家又何曾不是这样?因为书柜的存在沾染了缕缕书香。
心情不好时喜欢站在书柜前整理书籍。随意抽出一本,一页一页翻过,看看有没有以前读时折过一角当做书签的页码,有则轻轻展开。或者与文字碰撞,沉浸其中。因为时间的推移、心境的不同,再读时往往品出别样的意味。书柜的厚重、肃穆,像一位睿智的长者,我站在书柜前,像是与他谈心,烦躁、颓废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后来,我们又搬了一次家。房子更加宽敞明亮,家具全部更换一新,唯一没有更换的是这个书柜。它依旧默默无声地站立在角落里,时光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上部中间的一层,因为摆放的书太多、太重,隔板下垂变形,弯成拱形。我用一根粗壮的木棍从隔板底部支撑起来,不影响放书。另外一扇门的玻璃因为搬家搬运时不小心打碎了一块,虽然如此,这个书柜仍然像我的老朋友一样,让人舍不得丢弃。
人也是书柜,读一本书,就像往书柜里放了一本,满满当当,才是书柜该有的模样。心有锦绣,此生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