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6点半,寒风刺骨,一盏盏灯光从四处照过来,汇集于市区解放路上的一个快递点,这里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沧州市分公司城区揽投三部。
“早上有很多隔夜件,得抓紧时间分拣。”忘了戴手套,快递小哥李堪祥的手被冻得通红。但他顾不上这些,俯身搬起车上冰凉的包裹,熟练地将自己需要配送的包裹挑选出来,放置在相应位置。
走街串巷不停歇
早上7点,李堪祥分拣完毕。一上午要送90多个件,时间比较紧,他开着电瓶车,奔驰在刚刚“苏醒”的街头。“分拣是最重要的一步,分拣完了,你大概就知道自己送件的线路了。需要到哪个地方,要送几件包裹,一定要提前想好,不然就可能多走冤枉路。”
李堪祥又瘦又高,穿着单位统一发放的蓝桔相间的棉制服,还是略显单薄。路上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外衣,也吹寒了他的小身板。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请签收。”李堪祥迅速地把包裹递给客户,扭头又钻入了寒风中。
数九时节,是李堪祥一年中最苦的季节。
心中有张“地图”
一路上,李堪祥不时接打着电话,“快到了,你再等10分钟好吗”……
几分钟后,他来到一个客户家门口,停下车,去敲门,“您好,您有一个快递”。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等会儿!”
又过了3分钟,还是没有人开门,李堪祥有些着急,又敲了敲门。“不能等会儿啊?!”一个穿着睡衣的女孩不耐烦地打开门,签字后,一手把包裹从李堪祥手里拿过去,一手“砰”地一下关上了门。
李堪祥冲记者笑了笑,说道:“我早就习惯了。”
还没跑回到车上,他的手机又响了。“这个电话是老客户打来的,让我去取货。”
这一片认识李堪祥的人很多,客户需要发快递,给他打个电话就行。他会根据自己的路线安排,与客户约好上门取件的时间。
福泰隆装饰城、滨河龙韵小区、姚庄子、刘舒庄、小朱庄……李堪祥负责的南外环片区里,乡间小路互相交叉,蜿蜒、颠簸。可对于已经工作两年的李堪祥来说,这些根本不叫事,他心里有一张“地图”,片区的一草一木早已熟记于心。
全身都冻透了
对于李堪祥来说,最怕的就是客户不在家,这意味着一单活儿要付出两单甚至三单的劳动量。昨天的工作还算顺利,到上午11点时,他的车里只剩下两个包裹没有送出去。“下午有时间再送一趟吧。”
李堪祥的脸颊早已僵硬发红,双手双脚冻得发麻,杯子里的热水喝得见了底,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回到驻地停下车,他赶紧跑回屋里,在空调屋里缓缓冻透的身体。
“暖和一会儿,再吃点儿东西,就赶紧装车。”李堪祥摘下眼镜,他下午还要跑两趟,再送100来个件,才能完工。
李堪祥今年30岁,有两个孩子要养。在他看来,“快递员赚的是辛苦钱,一年到头都很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休息,但最重要的是稳定,可以养家”。
李堪祥匆匆结束了和孩子们的视频通话,赶紧扒拉了几口饭。
孩子们的笑脸让他充满了干劲,他又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