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4日
第03版:03

青县人和镇村丧事简办

5年为村民省下80万元

村民们在丧事上帮忙。本报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何晓玲

“丧事不喝酒,孝衣归公有,歌舞鞭炮全不要,遇事就带两只手。”这是一首青县人和镇村村民们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谁家有老人去世,只要给村支书胡宗权打个电话,老人的身后事就有全村人来帮着操持。

近日,81岁的老人赵金明去世,他的儿子给胡宗权打来电话,胡宗权马上在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理事会微信群里发通知,帮赵家操办。一场丧事下来,花费11000元。“这要是在以前,最少也得花5万块钱。”胡宗权说。

丧事简办

村民得到实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个红白事办下来就得四五万元。这种现象,给村民们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2016年,在热心村民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推动下,人和镇村成立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对操办标准等做出明确要求。

村民家中有人去世,直接给会长打电话,会长负责通知各组长,并以最快的速度到主家。

理事会免费提供账房、采购、勤杂等19项服务,免费提供所需各类用具。

出殡当天两菜一汤,平时一律大锅饭,不用烟酒招待,棺木价格控制在3000元以内,不准雇佣舞狮等。

理事会免费提供直系近亲属穿的孝衣,其他亲朋好友一律戴小白花。

截至目前,理事会义务组织简办丧事17场,累计为村民节省资金80余万元。提供免费服务的,共有14000多人次。

程序统一从简、规格朴素庄重,这种丧事的操办方式既照顾了家属感受,又体现了文明节俭理念,让村民从移风易俗中得到实惠。

理事会“理”的事儿

越来越多

人和镇村以此为契机,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全村117户,基本上每家都有人是理事会成员。这样一来,每当村里有什么事儿,村干部在微信群里一说,大家都积极响应。理事会成立后,村里的各项工作更好开展了。”胡宗权说。

走在人和镇村的街道上,村容干净整洁。“每家都把自家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也没人乱扔垃圾。”胡宗权说,每月10日是村里的“清洁日”,每到这天,就有80多名村民自带清扫工具,开展义务劳动。

村里还建起孝老食堂,免费为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饭菜。

理事会有了公信力,“理”的就不只是丧事了。村民矛盾的调停、集体劳动的组织,村里每件事的背后都有理事会成员的身影。全体村民的心凝聚在了一起,村风村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2021-01-14 青县人和镇村丧事简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991.html 1 5年为村民省下80万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