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第07版:07

父亲为何将儿子告上法庭 ——

儿子骗走了父亲的汽车……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李淑涵 杨光

近日,河间的张某和儿子晓章(化名)以及陈某终于达成调解协议。

原来4年前,河间的晓章为向陈某借款20万元,私下将父亲张某的一辆奔驰汽车质押给陈某。张某发现此事后,将儿子晓章和陈某一同起诉至法院,要求两人返还车辆。要回车后,张某再次起诉陈某,要求陈某赔偿自己车辆的损失。在此期间,陈某又将晓章告上法庭,要求晓章还钱。

河间法院的法官经过调解,最终化解了3人间的纠纷。

汽车被儿子质押

父亲将儿子起诉

河间的张某与妻子离婚后,他的儿子晓章跟随母亲生活。

2016年4月的一天,晓章突然向父亲张某借车,声称要送人去看病。于是,张某将自己名下价值150万元的奔驰车交给了儿子晓章。不料,晓章对父亲张某撒了谎,他借车根本不是为了送人去看病。

奔驰车到手后,晓章将车质押给了陈某,从陈某处借款20万元。得知儿子晓章借车的真相后,张某非常生气。

张某认为,儿子晓章无权处分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张某一纸诉状将晓章和陈某起诉,要求两人返还自己的奔驰车。法院一审判决,要求晓章和陈某将车返还张某。陈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晓章未经车辆所有人张某同意,擅自将该车质押给陈某。陈某在明知该车不属于晓章的情况下,还与晓章签订了担保物权协议。而且,张某在得知儿子将车质押借款后,并未追认儿子对车的处分行为有效。因此,法院最终判决,晓章、陈某限期将奔驰车返还张某。

认为车辆受损

车主起诉债主

直到2018年6月,张某才从陈某手中取回了自己的奔驰车。此时,张某的爱车已经离开他长达约两年的时间。

张某认为,在陈某保管期间,自己的车遭受了损失。于是,他将陈某起诉到河间法院,要求陈某赔偿占有奔驰车期间所造成的车损15万余元。

陈某表示,在占有车辆期间,他妥善保管车辆,并未对车辆有重大的损害行为。而且,在他归还车辆时,法院已经聘请专业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了检查,确定车况良好后,才将车交付张某。因此,张某要求自己支付这笔费用不合理。

河间法院在受理该案件后,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去年10月,张某向河间法院提交新的证据后,再次提起诉讼。他委托河间法院对车辆损失及折旧费用进行了专业鉴定,并要求陈某承担各项损失共计29.7万元。

今年9月,河间法院对此案重新进行审理。在法庭上,张某认为,自己的奔驰车在陈某占有期间严重损坏。

陈某认为,在占有车辆期间,他按时给车交保险、更换零件,对车进行了妥善的保管,自己不应当支付这笔费用。

在庭审过程中,张某没有证据证明车辆损失是陈某造成的,陈某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对车辆已尽了妥善保管的义务。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法官解开“连环扣”

圆满化解两起纠纷

在此期间,晓章因还不上借款,被陈某起诉到河间法院。法院判决,晓章归还陈某借款。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晓章因无力还钱,被河间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失信名单。

此时,陈某就被张某起诉索赔一案,突然向河间法院申请追加晓章为被告,法院同意了陈某的申请。于是,晓章和陈某都成为张某索赔的对象。张某和晓章以及陈某之间陷入了纠缠不清的局面,这个“连环扣”该如何解开?由于张某和晓章是父子关系,法官决定从此入手,进行调解。

最终,经过法官耐心调解,三方终于决定和解。在法官的主持下,张某与陈某签订了调解协议:张某不再向陈某索赔,陈某也不再向晓章索要借款。张某车辆的损失由晓章赔偿,陈某撤回对晓章的执行申请。

由借款纠纷引发的两起案件终于结案,双方当事人对此都表示满意。

2020-12-31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李淑涵 杨光 父亲为何将儿子告上法庭 ——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942.html 1 儿子骗走了父亲的汽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