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
第06版:06

义务劳动、自发捐款……

居民齐动手为小区“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马晓彤

“咱们小区现在真漂亮!”12月25日,家住运河区中国银行小区南院的田文国高兴地说。今年,小区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有的为施工人员打下手,有的主动打扫小区卫生,一些居民还自发捐款,为小区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小区啥都是新的”

当天,记者来到中国银行小区南院。小区门前墙上崭新的“中国银行小区南院”几个大字映入记者眼帘,新修建的道闸也格外惹眼。

记者跟随居民田文国刷扣进入小区。整洁、干净、有序是记者对小区的第一印象。

田文国指着小区空地上的停车位和小广场自豪地说:“原先我们小区地势低、路面不平整,一下雨就积水,还排不出去。现在好了,路面平整了,雨水管道也弄好了,下雨再也不用担心积水了!”

在运河区迎宾路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小区实行居民自治。田文国和几位邻居组成了“操心团队”,操持着小区里的大事小情。他告诉记者,今年小区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当时听到小区要改造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

施工人员在小区施工时,小区有不少居民帮施工人员打下手、清理现场垃圾。“小区里不仅拆除了违建,硬化了路面,粉刷了楼外墙,还规划了100多个停车位,建了充电桩以及10多个监控设备、应急灯等。”田文国说。

小区施工方负责人王培润告诉记者,中国银行小区南院的居民和施工人员相处十分融洽,这让小区改造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自己买了门牌和报箱”

看到小区被改造得这么好,一些不能在现场帮忙的居民也想出份力,很多人自发给“操心团队”捐款。“操心团队”成员刘敏说,小区居民高云峰因工作抽不开身,自发捐款1000元钱用于小区建设;一位70多岁的老人虽然在外地,但也牵挂着小区的建设,特地转来500元钱;居民冯俊英不在小区常住,也捐了500元钱;居民王国华,由于家中有病人无法抽身,特地将300元钱交给“操心团队”……还有很多不能亲自来帮忙的居民,也用不同的方式支持着“操心团队”。

“操心团队”成员用这笔捐款买来新的门牌,贴在每位居民门口,还购置了一个信报箱和隔离桩。

田文国说,小区里有水房,里面有直饮机,路灯也都安上了。看着粉刷一新的楼外墙,田文国由衷地高兴。

“在群里一招呼,大家纷纷下楼去劳动”

小区虽然只有两栋楼、96户居民,但需要做什么事,只要在小区微信群里招呼一声,就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小区南楼和北楼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新安装了电梯。为了保持电梯内的卫生,小区居民采取了轮班制度,每一户使用电梯的居民轮流打扫电梯内的卫生。记者随意打开一部电梯,电梯里除了扫帚和簸箕,还有当天值班居民家的门牌号和值班制度表。

电梯内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田文国说,一次小区施工后留下不少垃圾。他在微信群里招呼了一声:“没事的下来打扫卫生啦。”5分钟后,就从楼上下来10多位居民。他们有的拿扫帚打扫,有的帮忙收垃圾。“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因患病行动不便的邻居,慢慢扫着地,我们赶紧让他歇着,他这样做让我们很感动。”田文国说,他们小区最可贵的就是居民团结、互助。他相信有这样一群居民,小区会越来越好。

2020-12-29 本报记者 马晓彤 义务劳动、自发捐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377.html 1 居民齐动手为小区“添砖加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