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好的午觉能给身体提供自我修复的机会,就算只是短短几分钟,也能缓解疲劳,补充睡眠。
但午睡过久也不是好事。
2020年,欧洲心血管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午睡会增加30%的全因死亡风险和34%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本文中,专家会告诉你午睡的最佳时长是多久,并教你睡一个高质量的午觉。
午睡1小时 全因死亡风险增30%
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将来自20多个研究小组的共31万名参与者纳入分析,评估午睡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60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30%,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34%。
研究结果还显示:午睡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午睡时间不足30分钟,则可能改善夜间睡眠不足者的心脏健康。
日本东京大学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也发现,午睡过久(超过40分钟),更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美国高血压学会第31届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白天睡觉(包括午睡)时间太长,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13%—19%。
德国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周至少睡5次午觉且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之多。
睡多久才是科学的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时长不同,效果也不同。从6分钟到40分钟,你都可以收获不同的好处。
6分钟:记忆力开始增强
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6分钟的睡眠即可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这几分钟已足够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进而腾出更多的“空间”盛装新知识。
10分钟—15分钟:醒后易迅速清醒
《小睡一会儿!改变你的生活》的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萨拉·迈德尼克表示,10分钟—15分钟的短午睡,更容易让人迅速清醒过来,尽快投入工作。
20分钟—30分钟:最佳午睡时长
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发现,午睡24分钟,即可让工作效率提高34%,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这个时长还有助于减缓心率,保护心脏。
40分钟:适合晚上没睡好的人
如果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集中注意力,那就睡40分钟。这可以让你进入浅睡眠状态,给大脑充电。
超过40分钟:醒后易疲倦
如果要睡40分钟,就应该定个闹钟,因为午睡超过40分钟,就可能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因“睡眠惯性”导致醒后身体疲惫、迷迷糊糊。
做好6条 给身体充足电
高质量的午睡能帮你提高活力,一些简单的准备就能给身体带来良好的修复。
1.睡前别吃太饱
吃太饱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该放下筷子了。
午饭后,最好先活动半小时再入睡。若觉得半小时太长,也不要立即躺下,可以走动几分钟再睡。
2.不要趴着打盹
所有晚上睡眠不好的人,以及白天脑力活动较多的人,都应尽可能坚持午睡。
要注意,趴着是最不推荐的午睡姿势,容易引起脑部缺血,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脊柱变形、腰肌劳损等。
有的人用手当枕头,趴在桌上午睡,这样会使眼球受压,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和双手发麻、刺痛。
3.可用躺椅和颈枕
上班族可以考虑买张躺椅,午睡时撑开,不用时收起,这样也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如果连躺椅也没法用,买个颈枕就可以。需要午休时,可以戴上颈枕,靠着墙壁或椅背等支撑物小憩一会儿。
4.闭眼放松也是休息
可能有时候你并不是很困,不必强求自己一定睡着,可以先把眼睛闭上,然后将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
英国卡皮奥南丁格尔医院睡眠治疗师纳瑞娜·瑞姆拉罕说:“即使你没有真的睡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恢复体力,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5.醒后轻度活动
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200毫升—300毫升),不建议马上从事高难度工作。
6.避免较强的外界刺激
不少单位的办公场所是大厅,中午不会关灯,对灯光敏感的人可准备一个午睡专用眼罩。
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自备防噪耳塞,创造一个安静的入睡环境。
入睡后,肌肉会处于松弛状态,毛细血管会扩张,汗孔会张大,因此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此时要避免风寒,避免冷风直吹身体。
郑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