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9日
第05版:05

郭洪亮:千方百计让乡亲们富起来

本报记者 董芳辰

郭洪亮(左)在与村民交谈

沧州骄傲

候选人事迹展示

他殚精竭虑为农民寻找致富道路,他千方百计要改变乡村乡貌。

驻村扶贫期间,他获得“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所在工作队被评选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工作队”。

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沧州市税务局驻盐山县庆云镇白庙村第一书记郭洪亮。

帮扶村变成了最美村

郭洪亮,46岁,国家税务总局沧州市税务局干部。

2018年初,郭洪亮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盐山县庆云镇白庙村精准扶贫,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后,郭洪亮第一时间了解村子发展情况。村民大多种地为生,有一部分人外出务工,还有部分群众未脱贫。

他利用白天的时间,走街串巷,查看村容村貌,与村干部交流讨论。

晚上,他到群众家中走访,特别是对村里的14户贫困户进行了多轮走访,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

他自制了建档立卡贫困统计表,共涉及25项内容。根据每户情况,他和村干部制订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

多方筹资,上下协同,短短3年时间里,他给村中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供村民们娱乐。

现在,每晚健身活动的村民由原来的十几人达到了四五十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驻村工作队克服重重困难,下大力气改变村容村貌。郭洪亮带人清理垃圾、粉刷墙面、美化环境、建设广场,白庙村成了其他村村民羡慕的美丽乡村。

不久前,沧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白庙村“沧州市文明村”,该村还被盐山县委、县政府授予盐山县“十大最美乡村”“十佳农村管理科学化样板村”等荣誉称号。

让贫困户富起来

让贫困户富起来,成为郭洪亮最牵挂的事。

胡连芹是白庙村的贫困户,48岁,因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而致贫。

郭洪亮根据他的情况,为他送来了“扶贫羊”。

看到胡家院子里十分杂乱,没有羊圈,郭洪亮带领村干部,为胡连芹家收拾院子,处理废旧物品,让这个破旧的家焕然一新。

胡连芹深受感动,每天割草喂羊,生活也有了奔头,人也像变了样。

目前,郭洪亮所帮扶的白庙村现已退出贫困村行列,14户20名贫困人口均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郭洪亮帮扶贫困户,关爱五保户,让村中的孤寡老人生活都有了保障。

“唯有让乡亲们摆脱贫困,我才能睡得着,吃得香。”郭洪亮说。

日前,郭洪亮被评为河北省“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敬业奉献类好人。

2020-12-09 本报记者 董芳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195.html 1 郭洪亮:千方百计让乡亲们富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