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骡马市经纪是骡马交易中间人凭眼光和经验为买卖双方牵线,从而促成交易的一门独特技艺。2015年,泊头骡马市经纪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的碧波蜿蜒流过泊头,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出一曲流淌百年的商贸史诗。泊头骡马市经纪宛如一首古朴而悠扬的民谣,从遥远的明代悠悠传唱至今,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与商贸智慧。
数百年前,运河两岸“千家门对水,十里岸横舟”。在骡马交易集市上,人潮涌动。经纪们穿梭其中,人们的吆喝声与骡马的嘶鸣声,交织成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曾经,在泊头骡马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刘经纪不来,骡马市不开”。这里说的刘经纪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泊头骡马市经纪第二代传承人刘景义。
古城里的骡马交易
泊头,这座依偎在运河臂弯里的小镇,自古就是水路通衢、商贸繁盛之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泊头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运河水悠悠流淌,带来了八方的商客与货物。到明清时期,泊头骡马市经纪已经发展为成熟的职业。
数百年前,每逢骡马市集日,四里八乡的农户便牵着自家饲养的骡、马、牛等牲畜,汇聚于此,期望能换取辛勤劳作的丰厚回报。而各地的买家,怀揣着对农耕帮手的渴望,穿梭在牲畜群中,认真地挑选着。
就在这人头攒动、牲畜嘶鸣的喧嚣里,经纪们登场了。他们是这场交易大戏的导演,凭借着独特的手势、神秘的行话,在买卖双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阳光洒在尘土飞扬的集市上,被称为经纪的交易中间人目光一扫,便能大致判断出牲畜的优劣。他们走上前,双手在袖筒里灵动比划,手指的屈伸、翻转,如同一场无声的密语交流。
商定价格后,就是极具仪式感的摔瓦片。在清脆声响中,瓦片一分为三,如同立下契约的三把钥匙。
“以前交易牲畜时,不是现金交易。买卖双方和经纪各自拿着一个瓦片,等到下一个集市日的时候,买方以瓦片为证,把现金交给经纪,经纪再凭借瓦片,将交易的现金转给卖方。”刘景义向大家描述在多年前,骡马市交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那时候,交易达成,信任交付,即便暂未银货两讫,也无人担忧违约。这份根植于市井的诚信,堪称中国古代信用经济的诗意表达。
“在交易过程中,行规和职业道德最重要。作为一名经纪,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就是坚持公平公正。”刘景义说,公平公正是每一位经纪心中的秤砣,无论是面对相识已久的乡亲,还是远道而来的陌生客商,在评定骡马价值、斡旋价格高低时,皆一视同仁。
鉴别牲畜也绝非易事,需要从牲畜的毛色光泽、身形体量及步伐,甚至粪便情况来判断。这些知识并非一朝一夕可得,是代代师徒相传,在无数次交易实践里打磨而成。
从“小跟班”到“第三名”
“我师父仅靠眼看手摸,就能估摸出牲畜的重量和出肉量,误差不超过5斤。一开始,我很好奇,他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刘景义说。
关西代氏家族世代从事骡马经纪,民国时期代朋柱成为津冀地区行业泰斗。他能通过观察牲畜的体型、抚摸骨骼肌肉,估算出牲畜的重量和出肉率。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景义带着对骡马市经纪的好奇和热爱,成为了代朋柱的“小跟班儿”。每隔五日,泊头当地就会有一次骡马集市。只要开市,刘景义就跟在代朋柱身后,手里拿着纸笔,边学边看边记。
什么是门子嘎、拐子嘎?柳仃嘎又是什么意思?既然握大拇指是代表交易1000元,那为什么10000元时还是握大拇指?骡马市经纪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刘景义。
最初,代朋柱没有收刘景义为徒的打算,在他心里,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可能就是三分钟热度。让代朋柱没想到的是,不管是本地的骡马集市,还是附近县市的骡马集市,无论多远,刘景义都风雨无阻地跟着,观察着怎么鉴别牲畜、怎么用行话讨价还价。
刘景义19岁时,年逾七旬的代朋柱收他为关门弟子。刘景义也是代朋柱唯一的外姓徒弟。
“一有时间,我就泡在骡马市中,观察不同牲畜的形态、步伐,学习如何通过毛色、牙齿等细节判断它的健康情况。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我从基础的知识学起,逐渐掌握了精准估肉验斤的本领。”刘景义说。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骡马市上总能看到刘景义忙碌而坚定的身影。
在1984年的全省商业系统百万职工技术比赛中,面对众多强劲对手,刘景义沉着应战,获得了牛羊骨肉验斤第三名的成绩。
传承与出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浪潮汹涌袭来,传统骡马交易市场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曾经喧嚣的集市逐渐变成传统农贸集市,骡马的嘶鸣声被机器的轰鸣取代。
作为老牌经纪,刘景义宛如文化的坚守者,在时代的夹缝中,为这一古老文化寻找存续的希望之光。他积极寻找传承人,让传承数百年的技艺有新的延续。
多年前,一个14岁的少年引起了刘景义的注意。他就是后来成为刘景义入门弟子的王玉军。与同龄人的爱好截然不同,王玉军对骡马市经纪十分感兴趣。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刘景义决定把自己的一身技艺教给王玉军。
从“推拉搡拽”的讨价还价技巧,到“袖里吞金”的隐蔽式手势议价,王玉军常常跟随刘景义穿行于牲畜市场,去观察、去体验。
刘景义的教学充满运河文化的野性智慧,没有传统的耳提面命。他让王玉军抚摸不同品种牲畜的骨骼和肌肉,用掌心记忆每一寸肌肉的起伏。他教王玉军在袖口遮掩下练习“掐指议价”的暗语手势,以便于将“吊虎”“洽子嘎”等行话,化作肌肉记忆。
“就拿牛来说,后腿和肚子连接的这个部位,你上手掐一掐就知道了。这里厚上一厘米,整头牛的重量就要多出十多斤。”刘景义边示范边说。
王玉军从十多岁接触骡马市经纪这一职业,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几十年来,他一直都与牲畜打交道。
“现在,很少有人需要骡马市经纪了,我就改变想法,从事牲畜贩卖,自己做自己的经纪。”王玉军说,不管以什么形式从事骡马市经纪,他只是希望这个传承数百年的行当,不要那么早就消失了。
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泊头骡马市经纪承载的远不止是交易的记忆。它是大运河文化滋养下的商业硕果,见证了泊头作为水陆码头的昔日繁华,镌刻着时代的辙印,更是诚信、专业等传统美德的鲜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