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第13版:13

监控里的牵挂

■蒋光平

母亲走后,那座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像艘孤独的船,载着父亲在岁月里漂泊。我们多次邀请父亲到城里同住,都被他婉拒。老家的山山水水是他生命的根,邻里乡亲的热乎劲儿是他生活的魂,而那栋承载着他与母亲几十年回忆的房子,更是他心头难以割舍的珍宝。

父亲已是古稀之年,独自守在老家,这成了我们子女心头沉甸甸的牵挂。他不会摆弄智能手机,没有微信,电话成了我们联系的唯一纽带。每次通话,他总说 “身体硬朗着呢”,可电话那头压抑不住的咳嗽声、沉重的喘气声,泄露了他的倔强与逞强。我知道,他是怕我们担心,宁愿独自逞强,也不愿给我们添一点麻烦。

古人云 “儿行千里母担忧”,可离家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日夜牵挂着家中的父母。电话无法随时打通,父亲的生活状况成了我们心中解不开的结。直到有一天,妻子提议:“给爸安个监控吧,这样咱们随时都能看见他。” 我恍然大悟,不禁感叹还是妻子心思细腻。

周末,我们带着精心挑选的监控设备回到老家。这套智能设备不仅能实时捕捉父亲的身影,还能实现远程对话。安装完毕,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原处,仿佛给父亲的生活上了一道安心锁。

父亲患有高血压,每天的饮食起居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此后,查看监控成了我的每日必修课。清晨,我透过屏幕关注父亲是否按时服药;中午,我还要确认他是否吃上热乎的饭菜;夜晚,看到他安然入睡我才放心。3岁的女儿更是成了监控的 “小粉丝”,每天睁开眼就凑到手机前,大声地喊:“爷爷起床啦!” 屏幕那头,父亲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弯月。爷孙俩隔着屏幕你一言我一语,温馨的对话让平凡的日子闪着光。

某天,监控画面里,父亲的卧室始终寂静无声,药盒也静静“躺”在桌上。直到中午,屋内依然不见父亲的身影。我颤抖着拨通电话,许久电话那头传来虚弱的声音。原来,父亲因天气骤变患上重感冒,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心急如焚,赶回老家将父亲送往医院。医生的话让我们后怕不已,幸好父亲被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康复后,我们再次劝他到城里生活。这次他拗不过,短暂住了几天,却还是执意要回家。他说:“家里空气清新,老伙计们也常来唠嗑,你们想看我,打开手机就能见,别操心。”望着父亲坚定又温柔的眼神,我们只好顺从。

如今,监控屏幕里的父亲,时而侍弄花草,时而翻看老相册,日子过得悠闲。我们也习惯了通过这小小的屏幕,守护着远方的牵挂。

2025-04-24 ■蒋光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61870.html 1 监控里的牵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