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医保局开展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专项解读活动。
据介绍,立项指南对全国各省原有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系统性整合,将原有分散的600余项精简为99项,通过“合并同类项”实现服务内容兼容化。例如,将微针、温针等不同针刺方式统一归入“特殊针具针法”,各类拔罐疗法整合为“中医拔罐”单一项目,消除地区间项目数量、内涵及价格差异。
同时,新增“仪器针法”项目,支持电热、磁疗等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结合的创新成果转化。
针对收费乱象,指南明确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项目、超标准收费四类禁止性行为。例如,不得同时收取穴位贴敷与普通贴敷费用,不得将灸法拆分为艾条灸、艾柱灸等分别计费,实际开展贴敷疗法不得套用中药封包项目收费,小针刀治疗需按部位而非进刀点收费。
指南强化对中医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对手法要求较高的针法、骨伤等技术探索按医生级别差异定价,并将地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针法纳入“特殊手法针法”项目,无需重新申报新增收费。
计价单位调整方面,将针法收费从按“穴位”改为按“次”,突出技术劳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