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第05版:05

“deepseek”“豆包”“AI练口语”……来自线上的众多“虚拟老师”让人应接不暇——

AI工具当“家教” 省心还是费心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不少小学生用AI软件查询问题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爸爸,这篇作文怎么写?”……来自孩子的各种问题常常让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头疼。如今,随着deepseek等AI工具的普及,不少家长仿佛找到了家庭教育的“救星”,但是“副作用”也接踵而至。

省心:AI“神助攻”

家长终于松口气

“给孩子辅导作业,AI可比我用处大!”家住运河区的赵女士不由地感慨道。

赵女士和丈夫平日里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辅导女儿文婕的功课。自从她在电子产品上为文婕下载了AI工具,就像给女儿请了个“家教”。AI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能解答孩子各种学习方面的难题。

“文婕的英语口语不太好,平常不敢张嘴说话,现在有了AI学英语的工具,她能随时与AI虚拟老师对话,口语明显流利了很多,词汇量也有所扩充。”赵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下载了赵女士提到的AI学英语APP,发现里面设置了6位不同形象的AI虚拟老师,点击之后,即可与老师用英语对话,对方甚至可以纠正使用者的发音,同时,使用者还可以设定一个情景,与老师开展对话,这让使用者更能沉浸其中,提升学习效率。

“五年级的数学题,只要向AI输入题目,就能获得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它还会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讲解视频,孩子能在其中受到不少启发。”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离开校园太久,他已经无力辅导孩子的一些数学难题,而AI工具帮他节省了很多时间与精力。

“以前辅导作业,家里免不了一阵鸡飞狗跳,现在我终于能喘口气儿了。”张先生说。

担心:AI“副作用”

孩子用多了会犯懒

尝到AI的“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辅导作业的重任交给AI。有了AI的“加持”,家长似乎可以就此“躺平”。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发现了问题:孩子一遇到问题就找AI,连脑子都懒得动了。

家住新华区东方世纪城小区的常女士注意到,自从有了AI工具,儿子小远很难静下心来钻研难题。

“虽然AI能让孩子快速寻找到正确答案,但在这个过程中,本应锻炼的思考能力被忽略,学习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常女士认为,适当使用AI无可厚非,可孩子思考的过程同样重要。她与孩子商量好,以后学习中遇到实在无力解决的题目,才能向AI求助。

“怎么孩子的语文作业都透着一股子‘AI味儿’?”王女士也发现了AI带来的“副作用”。

王女士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孩子用AI修改的作文虽然乍一看十分“高大上”,但仔细一读全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完全失去了孩子的童真和创造力。有几次,她查看AI工具的历史记录后发现,孩子偷偷用AI完成了整篇作文的写作。

针对AI工具的利与弊,记者采访了运河区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让他们成为AI的‘小跟班’。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当加强引导,让孩子正确使用AI工具,确保AI工具只是学习的‘助手’,而不是学习的‘替身’。”这名老师说道。

2025-02-28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deepseek”“豆包”“AI练口语”……来自线上的众多“虚拟老师”让人应接不暇——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6951.html 1 AI工具当“家教” 省心还是费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