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类网络兴趣班在中老年群体中走红,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愿意通过购买网络课程、观看直播等线上学习途径,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和特长。但专家提醒,报班要结合自身需求,谨慎付费,别掉入“坑老骗局”。
(据2月21日《沧州晚报》12版)
在“零元学”“低价课”等诱人广告的背后,隐藏着不少营销套路和消费陷阱,值得警惕。
相比于线下兴趣班,网络课程具有时间灵活、价格低廉、内容丰富等优势。尤其是“0元学”“1分钱抢名额”等广告,更是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参与。但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却暗藏玄机。许多课程低价吸引用户后,便通过微信群、直播等方式进行营销。例如,一些养生课程在讲解中医理论后,便开始推销保健品;一些太极课程在免费试听后,要求学员支付高额费用才能继续学习。
中老年人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本身是值得提倡的。然而,这些平台却利用中老年人的信任,通过伪科学真带货、虚假宣传等方式牟利。所以,中老年朋友在选择网络课程时,应保持理性,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避免盲目跟风。
二是要辨别课程质量,优先选择正规平台或机构提供的课程,警惕“头衔”过多的主讲人。
三是要警惕高价产品,对于课程中推销的保健品或服务,应多方核实,避免冲动消费。
最后,要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填写健康计划或支付信息,防止隐私泄露。
总之,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学习新知识、培养新爱好是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尝鲜”网络兴趣班时,务必擦亮眼睛,理性选择,避免掉入“坑老”骗局。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的监管,只有这样,网络兴趣班才能真正成为中老年人提升自我、享受生活的美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