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说起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市民张晨晨表示,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甚至有点儿着迷了。
和张晨晨有同样感受的市民还有很多,“哪吒”热潮渗透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N刷《哪吒》
36岁的张晨晨家住运河区。她是在大年初五的时候到电影院去看《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的。
“当时去看这部电影时,是因为想陪陪孩子,也是看着大家评价不错。”张晨晨说,没想到,电影情节、动画制作那么吸引人。
电影散场时,张晨晨的儿子和别的小朋友都在讨论电影里有意思的情节,很多大人也不住地赞叹,“电影制作真的很精良。”
看完电影后,张晨晨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不断飙升的消息。
“说实话,作为一个看外国动漫长大的孩子,能看到国产动漫有这样的成绩,真的很骄傲,也很激动。”张晨晨说,那些天,她也一直很关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消息。
2月14日,张晨晨的儿子开学第一天回来后,就跟她说,想到电影院再看一次《哪吒之魔童闹海》,原因是班里很多同学都在讨论电影里的一些细节,他想再去看一次。
第二天,张晨晨就带着儿子“二刷”这部电影。
“其实不仅是儿子想看,我也特别想再看一遍。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部电影进行‘二刷’。”张晨晨说,他们第一次看的是3D版的,第二次看的2D版本。
“第二次看完了还是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感觉。”张晨晨说,她看有的电视台为了纪念《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百亿,专门播放了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哪吒闹海》。
“看着1979年的版本,勾起了童年的回忆,但是看两个版本的制作,又感受到了国产动漫的巨大进步。”张晨晨说,她没想到,一部动画电影还能让她有些泪目了。
为了弥补没能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遗憾,张晨晨专门找出《哪吒之魔童降世》,又和儿子看了一遍。
“等这些电影都看完后,我才终于有了种过瘾的感觉。”张晨晨说,现在她无比期待下一次国产动漫惊艳绽放。
教培机构借势创新
我市的一些美术培训班和教培机构更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热点,纷纷推出与哪吒相关的特色内容。
在我市的多家美术培训班里,原本的教学内容悄然发生了改变,《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人物形象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从哪吒的三头六臂、混天绫与风火轮,到敖丙的翩翩白衣、万龙甲,再到太乙真人的憨态可掬,都在孩子们的画笔下一一呈现。
今年11岁的吴浩然兴奋地说:“我超级喜欢哪吒,他又酷又勇敢,以前只能自己瞎画,现在老师教我怎么把哪吒画得更帅,太有意思啦!”
“妈妈,你看,我画了两节课才画好的!”上六年级的刘潇墨兴奋地将自己画的哪吒与敖丙合体的彩铅画展示给妈妈。
9岁的于亚楠通过画《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人物,对动画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学后,她就和妈妈一起上网搜索更多电影背后的故事。
在一家美术培训机构担任老师的王女士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灵感,孩子们对这些角色充满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通过绘画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角色,也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美术班,不少教培机构也借助《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打出了别具一格的招生广告。
“学英语就像哪吒打怪升级,为孩子配备乾坤圈,精准圈住知识!”
“数学难题不用怕,像哪吒踩上风火轮,我们帮你飞速提升解题能力!”
这些巧妙结合哪吒元素和课程特色的广告语,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
一位家长在咨询时笑着说:“看到这样的招生广告觉得挺新颖的,孩子本来就喜欢哪吒,要是能带着这份热情去学习,那肯定事半功倍。”
跟着哪吒跳舞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持续升温,一首朗朗上口的“天雷滚滚我好怕怕”打油诗Rap火爆全网,哪吒舞蹈动作也掀起了模仿热潮。不少人跟着哪吒跳起了同款舞。
“我家儿子很喜欢哪吒,已经让我带着他‘二刷’电影了。”家住运河区万泰丽景小区的李岩岩说,电影里的很多台词,儿子都能说出来。
李岩岩说,有的时候,儿子玩着游戏,嘴里还会冒出来哪吒的打油诗,“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得我浑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听着儿子念叨,她也忍不住跟上一句,感觉太有“魔性”了。
李岩岩的儿子不仅会说出哪吒的打油诗,还会兴致勃勃地跳同款哪吒舞。他扭动身体,模仿着哪吒动作。
“儿子跳同款哪吒舞时,挺有活力的,而且跟着哪吒一起摇摆,可开心了。”李岩岩说,小小哪吒带给了儿子很多快乐。
同样被哪吒魅力俘获的还有8岁的张蒙。她跟着父母在电影院看完电影后,仍有点意犹未尽。
回家后,张蒙让妈妈找了一些哪吒的视频来看。在一个视频中,她被哪吒的动作所吸引,并跟着舞动起来。
张蒙学过舞蹈,跳得有模有样。
她兴奋地跳给妈妈看,“妈妈,我跳得怎么样,你看我像不像一个小哪吒?”张蒙的妈妈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也忍不住夸赞。
记者还在短视频平台中发现,一些沧州人也纷纷跳起了同款哪吒舞。沧州一家舞蹈培训机构的孩子们伴随着音乐跳着同款哪吒舞,模样俏皮又可爱。两位女士也跳起同款哪吒舞,利落的动作间,充满着青春活力……
二次创作“井喷”
在热闹非凡的短视频世界里,一场因《哪吒之魔童闹海》掀起的创作风暴正风靡盛行。
30岁的孙剑雨是市区一所小学的计算机老师,也是一名动漫爱好者,大学时学习的动漫专业。自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他被影片中热血又充满温情的故事深深打动,决定重拾大学时的专业技术,制作了几期关于哪吒的短视频。
孙剑雨每天下了班,从电影里精心挑选那些经典场面,将它们剪辑到一起,为了让视频更加有趣,他还特意在网上搜集了各种搞笑音效配在一起。
除此之外,他还带着5岁的儿子程程给哪吒配起了音。“我看别人的视频有用自己家乡的方言给哪吒配音的,我也想用沧州方言给哪吒配一段。”孙剑雨说。
孙剑雨在网上截取视频片段,然后和儿子戴着耳机不断揣摩,反复听影片中的台词,经过几天的试配音,父子俩的沧州方言版的小视频出炉了。
独特的口音让原本就霸气的台词又增添了几分诙谐。“虽然我们这个不是很专业,但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孙剑雨说。
除了儿子,孙剑雨还让妻子尝试着给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配音,一家子都沉浸在二次创作的欢乐中。
孙剑雨把电影中的角色申公豹、太乙真人、哪吒的头像进行抠图,然后再制作成表情包,保存在了自己的微信表情收藏里。
一连几天,孙剑雨把自己制作好的搞笑短视频发布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不仅被网友们转发,还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他发现,从电影上映开始,一时间,短视频平台上满是哪吒的身影,各种新奇有趣的二创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场“哪吒热”也在二创的推动下持续升温,成为网络世界里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哪吒周边产品受青睐
随着电影热映,很多人对于电影的周边产品也非常感兴趣。
王铭浩是我市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假期中,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
看完电影后,王铭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喜欢哪吒这个人物。
“妈妈,我想买一个哪吒的手办。”王铭浩对妈妈说。
王铭浩的妈妈赵钊就在网上查找关于哪吒的周边产品。
赵钊看到,官方授权周边产品目前有手办盲盒等,在网络平台上不仅热度高,销量也很高。赵钊说,给孩子买周边产品不仅可以留作纪念,还能表达对这部电影的支持和喜爱。
2月15日,赵钊一家人又一起看了这部电影,都认同这是部好作品。在网上购买的哪吒周边产品,算是送给王铭浩的一份礼物。“哪吒就是让人明白,坚守信念就能克服困难。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希望哪吒的这种精神能陪伴着孩子走过他未来的路。”赵钊说。
看完电影之后,喜欢哪吒这个电影人物的沧州市民可是不少。
姚慧慧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她让妈妈徐红在购书平台上下单了相关漫画书。
“这些商品都是预售,要等一个月才能发货。”徐红告诉记者,“我家孩子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上映当天就去看了,在网上看到有卖相关商品的,就说要买。”
徐红告诉姚慧慧,要想拿到这些商品最快要一个月的时间。姚慧慧告诉妈妈:“一个月的时间也要等。”
“可见孩子们对哪吒的喜爱。”徐红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