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第06版:06

暗访棉被“淘工厂”——

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

化纤“新料”(左)和记者提供的棉被“回料”(右)的差别

两层仓库,数千平方米,黑压压地垒叠着被芯包裹。老板陈某景一刻不停地配货贴快递单,上面印有“棉被”字样,但现场却找不到一条全棉花充装的棉被,含棉量微乎其微。

高峰时期,陈某景称,他每天要发出6500单,被人称为“棉被皇帝”。

将廉价纤维制品下脚废料加工制成的化纤棉被,冒充“一级长绒棉”被芯销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今年1月中旬,记者赴江苏苏州、浙江湖州等地调查发现,一些作坊式小工厂回收化纤纱线等下脚废料,粉碎制成絮状,经流水线再加工后,一床床雪白的“棉被”便出厂销往全国。刨去运费,这样的化纤棉售价可低至5元/斤,价格不到长绒棉的五分之一。有网店累计销售显示为627万件。在校学生、临时劳务工等人群,是购买主力。

“一级长绒棉被”

检测含棉量仅4.8%

2024年12月底,浙江诸暨市的消费者姚先生在淘工厂“天天特卖工厂”购买了10件、6斤同规格的棉被,产品标称采用一级长绒棉,实付款403.2元,含运费每斤约合6.7元。页面显示该类产品全网热销50万件以上。

收到后,姚先生发现产品做工粗劣,气味刺鼻难闻,被芯原料与长绒棉手感明显不同。通过简单的燃烧法,初步判断为化纤棉。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被子中心部位的含棉量仅为4.8%,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75.4%)、粘胶纤维(7.6%)、锦纶(6.4%)等。经投诉后,该商品很快下架。

意外的是,记者收到的产品快递发货信息,竟然与姚先生提供的信息一致,发件人均为陈某景。

1月17日,记者按照发货地址,来到位于德清县丰庆街附近的一园区办公大楼,陈某景正忙着发货。他租下两层楼作为仓库,两个工人正在打包。

“今年淘宝的单子,基本都在我这里。”陈某景向记者称,他做了多年棉被生意,2016年开始给别人线上供货代发,2020年起在线上自营售卖。他目前主做淘工厂,有一家店,花钱雇人运营后台,他只管发货,还有4家淘工厂店,也由他一起代发。陈某景说,“我自己的量是最大的,10月份一天卖3500件,其他4家加起来将近3000件。”

“他现在是‘棉被皇帝’,全网应该就他做得最好。”上述快递员在旁笑称,“从我这发的,多的时候一天500单,少的话300单,但已经够‘吃’了。”

然而现场只有化纤被芯。“长绒棉这么贵,放进去没法搞,成本高了卖不动。”陈某景直言,他卖的化纤被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含棉量仅为5%至10%不等,掺杂的是回收再加工的普通棉花“回料”。常规售价为6元/斤,不含运费。

对于冒充售假行为,陈某景不以为然。他称,网上货不对版的情况很多,很多人对此心知肚明,“很多都知道的,什么价格是什么货”。

17日晚,记者来到产品合格证上的生产地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塘北村。这是一个棉被加工家庭式小作坊,老板朗某和家人正往小货车上搬运化纤棉被包裹,磨棉机上铺放尚未研磨的化纤棉胎。

“今年他生意好,但最近有人投诉,销量有点受影响。”朗某自称是陈某景的亲戚,几年前,陈某景曾在此打包发货,后嫌地方太小搬离。除了自接一些棉被定做、旧棉被翻新等活,他现在也给陈某景供货,主要做12斤左右的化纤棉被,日产二十余床。“数量远远比不上他合作的流水线工厂,但手工做的,质量更好一点,我有空就帮他做点。”

记者注意到,这里一些化纤棉原料放在屋外,包装上没有生产信息。

同行揭露“最差的料”

里面名堂很多

德清县新市镇,是中国著名的蚕桑产区之一,蚕丝制品业远近闻名,当地遍布大大小小的纺织工厂和床上用品公司。

1月19日,记者将陈某景提供的棉被样品,随机拿到当地一家床上用品生产厂。负责人赵刚(化名)捏出一团棉絮,燃烧后直言,“这是最差的料。”

他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聚酯纤维原料,主要有三种:从石油中提炼、化纤后加工制成的“新料”,主要采用切片纺丝工艺,价格最高,出厂约4元/斤;将塑料瓶片、塑料袋等废旧聚酯纤维产品原料,通过瓶片纺丝等工艺再生制成的“旧料”,价格适中;回收纱布等化纤边角废料打碎制成的“回料”,很常见,但品质最差,出厂价2元/斤,可能更低,“里面名堂很多”。

他向记者展示厂里所用的“新料”,棉絮微微发黄,拉扯时根根分明,紫外线照射下,未见荧光闪烁点。而记者提供的样品,里面结满大大小小的棉团颗粒,荧光点密集且明显。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苏州柔织无纺布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整套全自动棉被流水线高速运转,除了主要生产化纤被芯,这里还加工回收化纤下脚废料,粉碎制成棉絮。

陈姓负责人称,这里只生产纯化纤被芯,不含棉。6斤规格,可日产2800条。不含运费,每斤最低5.5元。“价格不算低”,但产品质量优于湖州等地的工厂。“有同行做 5块钱一斤的,但原材料差,研磨时间也短,网纱容易脱落。你要好的,就选在我这里。”他说。

不过,他明确表示,无法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费太贵了,我们没做,只能客户自己弄的”。出厂一般也不提供产品合格证,“很少人要”,需要的话可按客户要求随意定制,“里面没有棉,但你要怎么写,就怎么写”。

“淘工厂”

不承认售假

和淘宝旗下其他平台不同,消费者在“淘工厂”上无法直接联系到商家,也看不到商家信息,线上所有问题均由平台小二负责。平台按照不同类目,抽取商品佣金。

陈某景自称是“接到‘淘工厂’邀请”后开店的。他告诉记者,开店需要提供工厂资质,但代发店铺可直接提交实发工厂的资质,同样可以过审。为何不少商品的页面描述和配图完全一致,让人无法区分?陈某景笑称,“大家都不做图,直接‘偷’一个就行。”

“我就是冲着平台有保障才买的。”前述消费者姚先生告诉记者,他收到化纤被芯后,第一时间向平台小二反映售假情况,但对方始终坚称平台不售假,上架商品均经过严格资质审核。并称这款棉被含棉量大约是95%到100%,“质量很放心”。

姚先生要求升级处理后,专员先要求他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姚先生照做后,对方又质疑该报告的真实性,“怀疑送检的不是同一条被芯”。

售假问题尚未妥善处理,姚先生发现,平台已自行更改协议,让他退货退款。“服务进度显示是我主动申请退货,但实际是小二发起的。”姚先生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记者也曾报道“‘淘工厂’严选纯棉棉被,实测含棉量仅13.2%”。淘宝客服专员称只要检测出来含一点棉,只能说是存在材质和宣传问题,不能判定卖家存在售假行为。

廉价化纤回料

潜藏多种风险

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丁若垚博士分析表示,此类原料来源不明确,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不安全的化学试剂或方法,相关制品也可能不符合国家关于纤维制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出现易燃、易撕裂等安全性能问题,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的残留,也可能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及其他的皮肤疾病。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过敏性皮肤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邹颖告诉记者,被芯原材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若暴露在比较潮湿且卫生不规范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以及螨虫等寄生虫,成为过敏原,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如果接触到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其他外源性污染物质,可能会携带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潜在化学残留风险。如使用荧光增白剂等提亮物质,若添加过量,经人体皮肤吸收后,可引起皮肤过敏或刺激而发疹,也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能力。化学助剂、染料的化学残留,也可引起皮肤疾病。  据澎湃新闻

2025-02-12 暗访棉被“淘工厂”——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5441.html 1 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