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银川市金凤区发生4.6级地震。地震来临瞬间,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年级的郭庆同学,在发现身边有同学行动不便、无法自行撤离时,迅速背起这位同学冲出教室。这一过程被记录了下来,相关视频在网上热传。
为了表彰郭庆在地震中勇敢无畏的行为,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授予郭庆“卓越银外人”的荣誉称号;给予郭庆同学9000元的奖励;减免郭庆同学接下来在银外就读的所有学费;给予郭庆同学赴德国公派留学名额的奖励等。
在地震来临、危险迫近的紧张时刻,逃跑是人的本能。但郭庆同学却“转身”背起了同学,保护了同学的生命安全,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少年对善良和勇敢的切身认知。
事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遭遇地震,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也非常震惊、害怕。跑的时候瞄见行动不便的同学往桌子底下钻,当时没想什么就回去把他背起来。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更彰显出该生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行善,固然是出自孩子本身所具备的善良本能,但善行如果能获得应有的褒奖,无疑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善行。
郭庆就读的学校敏锐地察觉到,他勇敢逆行所蕴含的教育契机,随即对其进行包括授予荣誉称号、现金奖励、减免学费等一系列嘉奖。此举肯定的不仅是郭庆同学本人,更是在弘扬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是对全体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正向教育和引导。
“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图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与奖励“好人精神”并不矛盾。面对危险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物质奖励的意义在于,它能让更多人“愿意”也“敢于”行动。
近年来,从锦旗与表扬信到现金和物质奖励,社会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奖励逐渐丰富,也让更多正能量得以传递。这些奖励与宣传,不仅让行善者得到回报,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它们传递正气,压制邪气,让好人扬眉吐气,让坏人有所畏惧。
国家要富强、社会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对“好人精神”的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愿意挺身而出,为社会注入正能量。态度鲜明、大张旗鼓地奖励“好人”,更加有助于鼓励人们见贤思齐,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