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利润率最高可达2000%,从线上直播间到线下市场,水晶手串今年在辞旧迎新之际卖爆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有商家表示通过差异化包装,其利润率确实可能达到2000%,有商家则认为这种说法是伪命题。而在线上,专卖水晶的直播间如火如荼,明星同款、破价上车成为吸引人气的法宝。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品质难以保证、货不对板,消费者屡屡投诉的现象。数位多年从事水晶买卖的商家直言,所谓的利润率高达2000%只是极端个例,水晶批发的利润率在10%以内,零售的利润率在30%—60%。在业内看来,水晶市场的水很深,普遍存在着真假混杂、价格虚高的乱象,投资者入局还需关注市场波动和产品质量,警惕因虚假宣传引起的法律风险。
明星开播
单场销售250万元
近日,主播准时在直播间开始介绍一款售价69元的黄水晶手串,在“助财运、助事业”等关键词的吸引下,短短几秒钟时间,直播间几百位用户快速下单,该手串被一抢而空。
自明星网红入局水晶带货以来,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水晶以超高的颜值、明星效应的加持,成为2025年爆火的单品。
以抖音平台为例,“水晶”这一话题下的视频播放量达到30.4亿次;小红书平台,“水晶”单个话题浏览量就达到了23.4亿次,而“明星同款水晶手串推荐”这一话题下就有超212万篇笔记。
“明星开始直播带货后,真正地带火了水晶这一曾经小众的市场,尤其是一些追星的年轻人,看到自己偶像戴水晶也会跟着购买。”北京潘家园市场的水晶摊主李女士说。
去年8月,歌手伊能静最早在小红书发笔记推荐水晶并开始直播带货,而后,演员张歆艺、董洁、张俪等明星也常在自己的小红书直播间卖水晶;在抖音上,导演于正、艺人徐艺洋也加入了“水晶带货大军”。
新抖数据平台显示,2024年12月10日徐艺洋直播的当日直播销售额累计100万元—250万元,标价215元—226元的粉水晶手串,累计售出1000条—2500条,定价在1680元—3889元之间的高价产品也几乎售罄;新榜数据平台也显示,在伊能静12月20日的直播中,一款售价为228元的白水晶手串预估销量达2691件,是此次直播预估销量第一,预估销售额达61.35万元。
利润率2000%
是伪命题
结合线上、线下市场看,水晶虽然爆卖,但价格差距很大,以水晶手串为例,低至几十上百元,高则三五千元,在明星直播间更有上万元的“水晶高货”。此前,有报道称,水晶利润最高可达2000%。
世代从事水晶行业的林先生,正准备与家人一同前往巴西采购水晶原料。他对记者说,“水晶通常是以质论价,其价格与原料、品质、工艺有关,但水晶的利润率很大程度上与卖家有关。理论上说,有些卖家通过混搭、包装甚至是私人定制后,利润率可以达到2000%”。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水晶利润率最高达2000%只是个例,结合市场情况看,水晶批发的利润率在10%以内,零售的利润率在30%—60%。
“水晶利润率达2000%是瞎说,没有科学性,没有道理。”从事水晶行业40多年的翁先生,在江苏东海老家有着百人规模的水晶加工厂,不仅为自家店铺供货,还做批发业务,他认为水晶利润率可达2000%这一说法没有依据。
在业内看来,水晶属于非标品,价格没有明确的标准,虽然说最终卖多少钱由商家决定,但市场上也有一些通用的判断标准。水晶品质能够通过肉眼和灯光照射辨别,水晶越透、晶体瑕疵越少,颜色越纯正均匀,品质就越高,因此,要想把低品质水晶卖到千元高价不太现实。
造假频发
入局需理性评估风险
无论是网红明星的加持,还是高利润的驱使,都使得水晶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生意,然而,当各路玩家纷纷涌入水晶市场,其“狂热”的背后却是造假频发。在业内看来,入行水晶面临着真假混杂的市场风险以及虚假宣传引起的法律风险。
记者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上以“水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5036条投诉,投诉内容大多是直播间货不对板、假冒伪劣、拒绝退款等问题。在社交平台上,“水晶骗局”“避雷这些假水晶”等揭露水晶手串真假混杂的帖子也成为高赞热帖。
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水晶市场上常见的造假手段是材质造假和优化处理,其中,材质造假是指用玻璃、合成水晶、方解石等冒充天然水晶;优化处理是指通过染色、炒蜡、拼接等方式改变水晶的颜色和净度。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当前水晶市场存在着价格虚高和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对于想要投资或入行的人来说,评估和应对水晶的造假和质量问题并非易事,其市场风险不可忽视。投资者应多加关注行业的市场波动、产品品质问题,进行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
另一方面,从入行水晶的角度来看,投资者还会面临虚假宣传、知识产权侵权等法律风险。
据《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