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消防器材、进行体能训练……农历蛇年春节期间,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浮阳北大道特勤站(以下简称浮阳北大道特勤站)里,消防指战员们并没有因为节假日而松懈。他们24小时在岗执勤备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团圆。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发布浮阳北大道特勤站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燕赵楷模”称号。记者带您走近他们,感受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队伍的青春力量。
奋战84小时
“整整84个小时,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一场大火,让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政治指导员陈昭明至今心有余悸——某公司数个油罐发生爆炸,5个2000立方米的重油储罐同时起火,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接到命令后,我们特勤站队员驾驶60米高喷车,在厂区北侧执行冷却灭火任务。其间,6号罐连续发生两次巨大沸溢喷溅,火球喷溅高达200多米,从天而降的滚烫原油形成多处流淌火,使得作战阵地一片火海,厂区内4辆高喷车被大火包围。危急之下,攻坚组队员冒着再次沸溢喷溅的危险,抱起泡沫管枪冲进火海强攻近战。”陈昭明说。
“快出来!快跑!”听到突然响起的撤离信号,后方的战友拼命大喊着。攻坚组队员刚刚撤出阵地,沸溢喷溅就再次发生,火球喷溅高达百余米,生死只在一瞬间。作为一名“老兵”,陈昭明本想安慰一下大家,却惊讶地发现,身边的战友们个个精神振作、斗志昂扬。
“拼了,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打赢这场硬仗!”如此决心之下,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指战员们迎难而上,驾驶员杨浩驾驶装载机一头扎入火海进行筑堤围堰作业;战斗员李志全冲进火海,先后击退流淌火30余次……
历经51次沸溢喷溅和大小爆炸,顶着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在80厘米厚的油污中抵近攻坚110余次,组织灭火40余次,连续奋战84小时……经过反复攻坚,大火终于被扑灭。由于指挥得当、行动果敢,在此次救援中,消防指战员无一人伤亡。
“我们置身火海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只因为肩上使命重千钧!”陈昭明说。
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承担着石油化工工艺处置、重型地震救援、低温冰冻灾害事故处置等方面任务。自2009年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成立以来,队伍先后接警出动8000余起,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100余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超9000万元,参与并成功处置急难险重任务400余起。
“大姨,你踩着我的肩膀下来”
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战斗班班长杨泽今年28岁,有着丰富的水域救援经验。
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保定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侵袭。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即派突击队前往保定涿州增援。
杨泽主动申请参加这次增援任务。杨泽说:“我接受过专业的水域救援培训,也参加过抢险救灾工作,在涿州我能更好参与救援!”
在涿州市靖雅学校,来自周边6个村庄的1400余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杨泽和救援人员到达这里后,看到水已经漫进一楼教室,群众在二楼等待救援。
“洪水很浑浊,根本看不清水下的情况。”杨泽说,当时情况很危急,然而想要将群众安全转移出去,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救援通道。
他主动请缨,踏上了第一艘橡皮艇,通过几次往返,终于摸清了水下花坛、台阶等复杂情况,确定了最佳的救援通道。
救援人员操控着橡皮艇靠近教学楼,将受困的群众进行转移。“有一位身材比较胖的大姨,腿脚不便,很难从窗户处下来。我就对她说,大姨,你踩着我的肩膀下来。”杨泽说,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用肩膀撑着那位女士,终于将她救了下来。
现场,救援人员将受困群众转移到橡皮艇上,然而将受困群众从橡皮艇转移到转运车上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学校门口水流急,橡皮艇想要停靠并非易事。杨泽等人跳进洪水中,用自身力量顶住橡皮艇。
杨泽说:“我的膝盖处有旧伤,受凉后就会很疼。在洪水中站的时间长,旧伤又复发了。”
转运救援工作结束后,杨泽和其他救援人员又投入到排涝工作中。他们顶着高温,穿着救援服,一次次把大功率抽水泵和高压水带抬到深水里面,一次次踏着污泥清淤,身上沾了很多泥。
杨泽等人在受灾地区奋战了14天。虽然身体很累,但听到群众暖心的话语时,杨泽的内心仍很自豪。
以身破冰救人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消防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然而在面对家人之时,他们却经常避而不谈救援的危险。
“前段时间,我在河里破冰救人的事,如果不是我媳妇看到视频后问我,我仍不会跟她讲。”消防员杨海瑞说,救援是他的工作职责,其他消防员也在做,没必要讲,同时他也不想让妻子担心。
杨海瑞今年27岁,因为以身破冰救人的事情被央媒点赞。如今,他胳膊上破冰造成的淤青早已消除,但当时的场景仍让他记忆犹新。
2024年12月29日,在沧县杜林镇的黑龙港河,一名男子在冰面钓鱼时不慎落入冰窟。接到指令后,浮阳北大道特勤站站长殷谦祥带着杨海瑞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
当时,那位男子双臂撑在冰面上,下半身泡在水里。情况危急,救援人员立马展开营救。
杨海瑞系好绳索,手拿救援杆,趴在冰面上,朝着男子爬去。没想到,由于靠近岸边的冰面较薄,无法承受他身体重量,他刚爬出十几米,就掉进了河里。队友见状,立即将杨海瑞拉回岸边。
杨海瑞来不及休息,又和另外两名消防员划着橡皮艇,用船桨和救援杆敲碎冰面,向着男子靠近。由于碎冰阻碍,橡皮艇行进速度有点慢。杨海瑞注意到冰窟里的男子已经有点力不从心。
杨海瑞果断跳进冰河,用胳膊肘砸开冰层,拨开碎冰,抢出了一条20多米的救援通道,成功救下男子。整个救援过程仅仅用时8分钟。
这已经不是杨海瑞第一次下水救人。杨海瑞说:“平时,我们进行了很多次训练,掌握了冰上救援的技能。当面对危急情况,我来不及多想,得争分夺秒将人救上来。”
苦练过硬本领
浮阳北大道特勤站立足应对处置各类急难险重任务职责,始终苦练过硬本领,不断增强专业水平,持之以恒狠抓岗位练兵,获得全市比武竞赛第一名18次,全省比武竞赛前三名5次。
消防员刘强是一名00后,虽然年纪不大,但技能本领却不小。
2023年,刘强被选拔参加了河北省第二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他参加的灭火救援员项目包括消防障碍、攀登挂钩梯、救援技能和水域救援4个模块。
“选拔出来参加比赛的,都是各支队的尖子。想要从尖子中脱颖而出,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刘强说。
刘强挽起裤子,小腿上的一个个伤疤都是备赛时留下的。那时候在训练中,他的腿经常磕青、磕破。
“在集训时,我觉得最难的项目就是攀登挂钩梯。梯子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挂好,人还要爬上去,需要技巧和不断训练。”刘强说。
刚开始,他抛梯、挂梯的速度比别人慢一些。他就在9公斤的梯子上绑上2.5公斤的杠铃片练习。
后来,拆下杠铃片时,他再抛梯子就觉得轻松了很多,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训练时,我会用手机录下视频。结束后,我会寻找自身不足,争取让每一个操作都能达到最迅速、最规范。”刘强说,最终,他在大赛中荣获灭火救援员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平时,他也会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救援工作中。
在浮阳北大道特勤站中,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很多救援故事。浮阳北大道特勤站于2021年及2023年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连续12年被省消防救援总队授予先进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7次。
(本版图片由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浮阳北大道特勤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