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第07版:07

春节购物 警惕消费陷阱

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购物、旅行、聚会等消费即将迎来新高峰,广大读者务必擦亮眼睛,识清消费中的某些陷阱。

本报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春节消费,选择正规平台,谨防钓鱼网站;谨慎理性消费,谨防价格陷阱;商品信息细看,注意货物质量;陌生号码勿信,快递“送礼”有诈。遇到消费欺诈,一定注意保留消费发票、电子交易记录等有效凭证,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快递“礼品卡”藏猫腻

春节期间,各大购物平台相继开启“年货节”模式,吸引广大消费者线上购物。收取快递时,消费者一定要警惕快递中附带的“礼品卡”,不要随意扫码、转账,避免上当受骗。

出行提防低价陷阱

有出行计划的市民朋友,要特别警惕一些旅行社推出的低价团,谨防旅行社擅自增加自费项目、降低服务标准等。消费者在选择旅行团时,要签订正规合同,明确行程安排、服务标准等内容。

理性消费 警惕“折扣”

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部分商家会通过向消费者赠送优惠券、折扣券、赠品等手段促销,吸引消费者眼球。殊不知,这其中存在着诸多消费陷阱。面对诱惑,应保持理性,按需消费,谨防虚假优惠。

网购切勿私下交易

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平台。不登录陌生网站,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漏个人信息。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卖家私下交易,更不要接受任何直接汇款的理由和要求。

购物谨防“三无”产品

春节期间,“吃”是绕不开的话题。在选购食品时,要牢记食品安全准则,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或信誉良好的网店,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买到“三无”产品。

AI图/文 张楠 崔永浩

2025-01-24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4580.html 1 春节购物 警惕消费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