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第14版:14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夜读

最近看到一个很受启发的观点叫:不要过度准备。面对事情,人当然需要做准备,但并不需要过度准备。有时候,过度准备只是我们逃避开始的假动作。我们总是想等万事俱备再出发,结果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1

为什么我们常常“过度准备”?

有的人是因为害怕开始,害怕开始后的那种不确定性。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会有本能的抗拒,于是,在对困难的想象和躲避里,我们无限推迟着付诸行动的时间。毕竟,“只要我不去做,就不会失败。”而“准备”是一个让人较为安心的状态,也是一个极好的“借口”。它让我们看上去处在一种忙碌充实的状态里,可以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我没有浪费时间,我只是想准备得更充分。

有的人则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想要完美的时机、完美的状态、完美的结果。但就像史铁生说的,“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

事实上,并没有所谓做一件事的“完美时刻”,当那个时刻到来,该有的困难,需要克服的问题依然会存在。所以,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其实可以先允许自己做出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可交付物”,然后慢慢调整。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大神,没有谁一开始就想到了所有,边学边做就是这个道理,边做边学有时候学得更快。准备会让我们在行动时更有底气,但抛开行动的准备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

而且,过度的准备还有一个隐蔽的“坏处”,就是它常常会拉高我们的期待。因为准备了太久,投入了太多,当事情不如预期般发展时,我们常常会有挫败感,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2

如何克服过度准备,以下是几个小小的建议:

●不要预设困难,开始行动才能拿到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预想的困难吓退,变得畏首畏尾。其实,那些想象出来的困难,很多并不会发生。无论如何,先干起来吧,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人生可以试错,撞南墙也可以让人成长。

我们当然希望事事顺利事事正确,可成功之外,我们在适应、试错、调整、努力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所锤炼的品质,不也是人生路上的宝藏吗?

●抛弃完美主义,小胜大于完美,知足才能长乐。

严格要求自己当然不是坏事,但太追求完美也会带来焦虑。放下完美的执念,我们可以“微小地长进,然后持续”。

●适当放低期待,说不定结果反而有惊喜。

放低期待不是消极躺平,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不完美,允许事情在你尽力之后自然地发生,也允许紧张的自己放松一点,拧巴的自己舒展一点。

我们无法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迈步,不如就循着所爱,一步一生花,纵情去跋涉。

2025-01-23 夜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4540.html 1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