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昨天,任丘市小学教师赵娇娇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捐献了27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沧州市第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右图)。这些“生命的种子”已被送往受捐者所在城市,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
37岁的赵娇娇是任丘市于村镇北芦庄春蕾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21年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他人,于是主动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1月3日下午,赵娇娇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您愿意捐献吗?”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将这件事告诉了家人。了解了相关知识后,赵娇娇家人放下顾虑,支持她的决定。
1月4日,赵娇娇做了体检和高分辨检测,都顺利通过。随后,她积极为捐献做准备,注意健康饮食、早睡早起,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1月17日下午,赵娇娇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石家庄,进行捐献前的准备。1月22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赵娇娇成功捐献了27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结束后,她收到了受捐者写来的感谢信。
赵娇娇说,在课堂上,她经常教育学生们要乐于助人。“讲得再多,不如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赵娇娇说,新学年开学后,她会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捐献故事,告诉学生们:老师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