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旅修、音疗……如今,疗愈产品和服务越发多样,大量“疗愈达人”“疗愈网红”活跃于自媒体。然而,部分变味的疗愈却让静心变成了“惊心”。
疗愈,是指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疏导情绪。应当说,规范的疗愈的确可以充当心理按摩的工具。
但令人忧心的是,不少活动和产品缺乏实质疗效,甚至带有较多伪科学色彩,如“能量疗愈”“冥想茶蜡”等产品,其科学性尚待证实。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打着疗愈的幌子欺瞒诱导、诈骗敛财。
如何规范?以有效供给挤出市场水分。
疗愈经济备受“宠爱”,折射的是真实的市场需求,呼唤的是有效的市场供给,即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这需要行业以科学和实效为导向,供给正规、专业和科学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良币多了,劣币才没有生存空间,疗愈才能真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