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第14版:14

除夕迎牛

■冯毅

40多年前,担任生产队长的爷爷,刚进腊月就领着7名社员去内蒙古那边给村里买牛去了。

为何要去内蒙古那边去买呢?听大人们说,当时那边的牛便宜。买牛为何要去这么多人呢?一是,当时去买牛,都是带现金,上万元人民币几乎是全村的家当。万一丢了或被盗了,谁担得起?另一个原因是,买牛是可以坐火车去的,但回来就不行了,要步行把牛赶回来。千里迢迢,风餐露宿,这可真是个辛苦活。

爷爷他们出发那天,老少爷们儿关切地问:“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爷爷一边背起铺盖卷,一边大声回答说:“再晚也得回来过年!”

到了年三十傍晚,眼瞅着天黑了下来,可仍不见爷爷和买牛的人们回来。奶奶沉不住气了,一趟趟地往村头跑。和爷爷一同去买牛的那几个社员的家人们,也都来奶奶家打探消息。奶奶一边安慰他们,一边连连叹息。

天黑下来了,附近三里五村已经开始有鞭炮声响起。奶奶看着满屋子的人,高声说:“男人们不在家,可年还得过呀,都回家去包饺子吧。他们万一回来也好热热乎乎地吃个年夜饭。”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奶奶一边调馅和面,一边擦眼抹泪。几十年后,每当想起这件往事,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万家团圆时,思亲情更切”啊!

饺子煮熟了。奶奶捞了满满一大碗,摆在窗台上,并特意放上一双筷子,喃喃语道:“老头子,今年的饺子你就算吃上了。”

就在这时,从大街上传来一阵喧嚣声,接着有人高声喊:“买牛的人们回来了!”

我和奶奶听了,没顾上穿棉衣就跑了出去。只见大街上,早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跑来跑去,挨个看刚买回来的牛;大人们则围着刚从远方归来的乡亲们嘘寒问暖;几位外出买牛人的家人,在一边悄悄抹着眼角。

最有意思的要数村长了,他先是围着刚买回来的牛转了几圈,又挨个与买牛的人们来了个拥抱。接着,他跑回家拿了两瓶酒回来,拍着爷爷的肩膀说:“你们这次可是为村里立了一大功啊。今儿个我请客,咱老少爷们儿喝个庆功酒!”

乡亲们都一溜小跑着回家,有的端鸡、端鱼,有的用盆端出热气腾腾的饺子,临街的人家搬出桌椅,小伙子们放起鞭炮。在欢乐声中,全村人你敬我让,推杯换盏,边吃边喝,边听外出买牛的人讲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整个村,都沉浸在不眠的除夕之夜……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难忘的除夕夜至今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也许是我怀念亲人,怀念那温馨的岁月,还难忘那浓浓的乡情。

2025-01-20 ■冯毅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4361.html 1 除夕迎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