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点密集的背景音乐,主播们近乎疯狂的呐喊,直播间甚至公开叫卖“乾隆御批奏折”等文物,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爹妈”“老铁”“老表”地叫着,这样“大型飙演技”的下单直播,在很多人看来演技非常低劣,但现实中却精准“收割”了一大批老年人。
前不久,一个帖子冲上了热搜:“我爸在直播间花9999元买到了圆明园马首,应该怎么办?”瞬间引发了家里有同样老人的网友的共鸣。不到一万元,就能买“圆明园的马首”,这样魔幻的情节,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古董直播间里发生。从名人字画到山水宝瓶,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每一件看似普通的物件,在这些主播口中都变得价值连城、历史悠久。一些老人深陷其中,甚至走上借钱也要买“古董”的道路。
令老人们掏空家底也要买的收藏品为何在直播间能大行其道?面对这样的“一眼假”骗局,我们该如何维权?
老人深信“捡漏”“升值”“高价回收”等话术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742万网民中,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高达20.8%,老年人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网络世界里。
不过,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的父母、亲属听信直播间主播“捡漏”“升值”“高价回收”等话术,购买了大量的假古董、玉石、邮票、旧钱币等,一些老年人沉迷其中,甚至为此背上了高额贷款。在维权过程中,家属们发现不但退货困难重重,而且想将老人从直播间拉回现实生活,也是难上加难。
记者暗访直播间
距离王梅(化名)建立“电商维权群”,已过去了大半年时间,虽然群友有进有出,但是截至本月,群里依然有300多名家属。
受害者王梅说:“大家退货退款成功之后,好多人就悄悄退群了。从去年5月份建群到现在,我估计进过群的人已经不止500个了。我让大家统计一下被骗了多少钱,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登记的,登记的人里最多的被骗了500多万。”
亲属在直播间买了工艺品、字画、玉石、收藏钱币等,少则花费几万元,多则上百万。这些购买者的年龄在50岁到70岁之间。最初关注到这一现象,是因她的舅舅不断以治病为由找亲戚借钱。
王梅的舅舅是个普通农民,而王梅本科毕业,还有海外工作的经历。在她的劝说下,舅舅配合退货,但时至今日,六七万的花费中还有两万多退不回来。受害者王梅说:“老人多数有这样的心态——想走之前给子女留一大笔钱。有些老人已经开通了花呗、信用卡,然后用微粒贷去买这些东西。我们大家每天都在举报。”
老人家中堆满“藏品”,借呗花呗面临逾期
在维权群中,记者发现,难以追回损失的家属有很多。记者走访了一些受害者的家,在刘女士的家中,她意外地发现了自己母亲的很多“宝贝”。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此前一直在外地工作,去年10月,她回家后看到客厅里、床底下堆满了妈妈买的“古董”。妈妈的信用卡、借呗、花呗全都逾期了,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一圈钱。妈妈还把女儿给她买的金首饰卖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她天天在直播间都是“大手笔”,一下单就好几千好几千地买。
最后,刘女士发现妈妈沉迷在网络直播间购买这些商品后,就没再回去上班,一边陪着妈妈,一边专职在家里按购买记录联系退货。目前,30万元左右的产品通过平台、直播间、商家等多种渠道,已退回了20万元左右。
在调查过程中,受害者家属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触目惊心的订单。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仅仅是这些订单,时间跨度只是从2024年4月22日到29日,8天时间,老人就购买了约7万元的“古董”。
家属告诉记者,这还算好的,起码能看到家中老人到底购买了什么。还有受害者家属给记者提供了几张截图,商家页面上标注的是价值高达几百元的绿萝、纸杯之类的商品,但实际上老人买的都是所谓的“藏品”。在维权的时候,儿女甚至不知道老人到底买了什么,这也让退货难上加难。
维权艰难,平台称商家保证金不足没法退款
一般来说,直播间里的商品是主播运营团队直接批量购买后上架的,更多的则是通过合作商家供货、发货、分成。钱究竟到了谁的口袋里?已购买超过三个月的商品怎么协商退款?家属们都要一一弄清。先要联系平台,告知客服家中有老人被骗的情况,但也不一定能退款成功。
受害者家属韩开嘉(化名)给记者提供了三笔2980元的订单截图及售后录音。
录音中,平台客服说:“商家现在的保证金只有31.86元,保证金不足是没有办法处理退货退款事宜的。如果商家账户里面有钱,就可以协助您去做相应核实。我们也处理过这个商家的单子,联系过他,商家没有去做相关充值。我们就如实告知您,关于这三笔订单的退款事宜,没有办法帮到您,也没有其他的方案。”
受害者家属阿毛(化名)在帮妈妈还信用卡时发现她深陷卖货直播间。在维权群里,阿毛不断学习、总结、更新着维权指南。她说,如果求助平台无果,接下来就要不断地找商家或运营商。如果仍然无法退款,就要求助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阿毛说:“我发现我妈买这些的时候,她信用卡已经刷了73万。维权的流程也是一直在更新迭代,如果没有保证金,就没办法了,接下去就要靠自己,去找店铺对应的营业执照属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只能调解,如果商家不同意退款退货,就没办法了。越往后面,退款会越难。”
声称“高价回收”,成为新的“收割”套路
在维权群里,老人认识到自己被骗,并愿意让子女、晚辈帮忙退款的,已算是幸运。还有不少家属告诉记者,父母沉迷其中,如果儿女提出退货退款,有的老人甚至要跟子女断绝往来,因为不少受害者都坚信他们买的藏品物超所值,且平台还能回收。
在直播间里,主播们承诺以超过市场价20%的价格上门回收,或者参加线下拍卖会,或者放进博物馆里收租金。还有的受害者家属告诉记者,一套面值99元的邮票,直播间里就敢说到时候以600万元的价格上门回收。然而,正是这些拙劣的话术,让老人们深信不疑。
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