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刘国辉 通讯员 王鸿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昨天,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春节期间我市将开展35场“非遗过大年”活动。
目前,“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精选作品展”正在沧州市群众艺术馆二楼展厅展出。1月19日和25日,“非遗亲子课堂”将开展生肖面塑制作和新春剪纸制作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领略非遗的魅力。1月24日,“非遗过大年”舞龙展演将在沧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当晚,2025年沧州市文化志愿者迎新春文艺晚会将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行。1月31日至2月4日,“非遗过大年”民间文艺展演将陆续上演。
春节期间,各县(市)的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沧县的铁狮嘉年华、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春节庙会、河间市的“非遗过大年”进景区活动、泊头市的六合拳元宵节巡回展演、任丘市的大鼓花会艺术节、孟村回族自治县的花灯秧歌展演等,涵盖非遗项目展示、非遗技艺体验等。群众在欣赏舞狮、大鼓、高跷、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的同时,可体验非遗技艺、品尝非遗美食,将饱含文化韵味的非遗艺术品带回家。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让大家深入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共同度过一个幸福满满的“非遗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