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疑似代购在超市洗手间里分切蛋糕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商超代购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代购的模式不仅延伸到了大型商超,而且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他们是如何操作的?通过代购购买的商品有何隐患和风险?
各式代购花样百出
作为全球最大的会员制商店之一,山姆会员商店需要缴纳会员费后才能入场,普通会员260元一年,卓越会员的年费则为680元。对于住得较远或不常去购物的人来说,办会员卡性价比不高。但有人想体验一下山姆的购物氛围,有人想尝试山姆热销的商品,于是代购应运而生。记者梳理发现,山姆代购的形式大体可分为线下带人、代购分装、线上代下单三种。
花样一 线下带人进店
线下带人进店的模式更适合想现场打卡、亲身感受购物氛围的人。在社交平台上,这类服务已经发展为“一条龙”式服务:按人头收费,约5元一人。卖家带人进店,购物结束后卖家出示会员卡结账,买家随后将款项转账给卖家。此外,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人售卖“升级版”的山姆一次性进店体验卡。这类卡的价格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卖家称这种卡绑定买家的手机号后,买家就可以自己进店购物了。
花样二 建群分装出售
在一些代购组建的购物群里,购买山姆产品后再分装出售,比整份售卖更受欢迎。李茹就是这样一个群主,当初她因为吃不完一整份山姆的商品,一时兴起发起了拼团,没想到却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很快她建的拼单群里就聚集了约400人,都是工作生活在她居所附近的人。
花样三 免费代购赚取回馈金
做代购的人越来越多,代购市场竟也“卷”了起来,网上甚至有免费在线上代为下单的服务。身为代购的杨女士介绍,这类代购持有卓越会员卡,帮人下单看中的是会员卡的“羊毛”。具体来说,山姆的卓越会员卡每单享有2%的回馈金,即消费500元可返10元回馈金,每月回馈金的上限是500元;此外,叠加使用联名信用卡支付,还可额外获得2%的回馈金,每月上限是200元;回馈金次月可在消费时抵扣。杨女士透露,有的专业代购团队手里可能有几十上百张卓越会员卡,他们每月的返现金额会很可观。
代购也有“产业链”
除了个人会员带人进店、分装售卖的生意,还有代购发展了下线代理,俨然形成了“产业链”。
在京外做代购生意的杨女士,不仅建起了社区代下单群,还发展代购做她的“下线”。杨女士称,自己有“渠道”,能拿到比卓越卡会员更高的返利;若是买家货量大、有固定收货点,她还可以给到更高的优惠。“你要想做代购,只负责拉人,我帮你下单,这样你不用买会员卡,没有前期投入,也不用承担封号的风险,这对代购新手很‘友好’。”面对记者的试探,杨女士这样劝说道。
杨女士叮嘱说:“只能给你一两个收货地址,把商品发到统一的收货点,你再自己分装、售卖或配送。”她说这是因为商超都有管控机制,“线下频繁带人进店有被封号的风险,线上下单如果收货地址频繁更换,也容易被系统自动识别后导致封号,每月超过20个地址就比较危险。”所以,她更倾向于接有固定地址的大单或是回头客。
食品安全引担忧
近日被爆料的“厕所分装蛋糕”事件,将商超代购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型商超生产的蛋糕,有操作规范和相应监督,卫生是有保障的。但个人买回去后,分装到‘三无’的小盒中,分装者是否健康?分装过程中又有谁来监管卫生条件?”
在购物群里购买的分装商品条件更“简陋”。买主黎果说,到货后群主会在固定地点将各种食品摆在地上,等着大家来取货。黎果对这种取货形式也有担忧:“食物摆在地上,来取货的人都能接触到整盒食物,很难保证自己取到的东西是干净的。”
严格监管代购行为
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律师彭艳军说:“通过代购买到的商品一旦出了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会比较大,包括要证明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还要获取代购的真实身份信息等。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代购搞诈骗,甚至存在泄露消费者信息的风险。”
“代购在法律上是一种委托行为,如果不加以规范极易触犯刑法。”彭艳军解释道,比如存在生熟不分、有害物质与食品混放、包装材料或运输工具污染食品等行为,违反了过程性食品安全标准,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彭艳军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法律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商超则可以采取实名制、限量和限次购买等手段预防;消费者也应避免通过个人微信等社交平台直接交易,同时在代购过程中要注意保存交易证据。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