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沧州晚报》报道,原本物美价廉的国产水果被贴上了“洋标贴”,摇身一变成为“进口珍品”,价格飙升。
这种“洋包装”卖高价的行为,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践踏。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商家假借洋包装的行为,已经有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并且获得了法院的支持。这充分说明,法律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消费者勇敢维权,让不法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
国产水果穿“洋马甲”现象,是对我们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强化监管、加强自律、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共同戳穿这层虚假的“洋马甲”,让水果市场回归诚信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