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间法院执行法官突然收到“跑腿小哥”送来的一面锦旗。仔细一看,执行法官才知道,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的申请执行人王某专门为他定制的。
原来,在辽宁省做日化生意的王某与河间市一家直播带货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将这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退还3万元保证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遇到执行难题。执行法官循线追踪,最终找到直播带货公司的幕后实际控制人,帮助王某追回了3万元保证金。
请人带货生纠纷
法院调解分期付款
在辽宁省做日化生意的王某与河间市一家直播带货公司签订了一份委托直播代货的合同,并向对方支付3万元保证金。由于直播带货公司没能履行合同约定,王某要求对方退还3万元保证金。遭到对方拒绝后,王某为追回保证金,将直播带货公司起诉到河间法院。
河间法院审理案件后,依法判决直播带货公司返还王某保证金3万元。直播带货公司不服河间法院判决,上诉到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调解,促使王某与直播带货公司达成和解:直播带货公司分两笔还清3万元保证金,如逾期未履行,按一审判决执行。
让王某想不到的是,直播带货公司竟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无奈之下,王某依法向河间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被告公司不还钱
法官遭遇执行难
执行立案后,河间法院执行法官经过查控,没有发现直播带货公司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多次现场走访调查,发现直播带货公司一直大门紧锁,处于停业状态。案件执行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执行法官在确定此案执行文书已经成功向直播带货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送达后,按照对方登记的信息,拨打李某的电话。
执行法官发现,李某的电话能打通,却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执行法官没有放弃,直到第6次拨打对方电话时,终于有人接听了电话。
向李某表明身份后,执行法官说明了通话意图。李某却表示她只是直播带货公司的一名员工,并要求法官不要再联系她。
执行法官再三向李某确认身份后,发现李某就是直播带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据此,执行法官告知李某,如果拒绝配合执行,将会面临限制高消费,甚至被司法拘留的后果。
直到这时,李某才慌了神,急切地表示要到法院说明情况。
“法人”主动配合
实际控制人现形
时隔不久,李某主动来到河间法院,向执行法官讲述了直播带货公司里隐藏的真相。
“直播带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尹某。”李某告诉执行法官,她并非直播带货公司实际意义上的控制人,只是公司的一名员工,且早已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一边说着,李某一边向执行法官提供了相应的证明材料。她表示,直播带货公司负责人是尹某。此人频繁更换公司法人。除她之外,公司里还有其他员工被尹某欺骗,先后担任过法人,且不只她一人因法人身份为尹某背了“黑锅”。
“虽然李某也是受害者,不应该被强制执行,但是李某的名字确实体现在生效的法律文书上,她很难逃脱干系。”执行法官告诉笔者,听了李某的讲述后,他仔细思量,认为只有找到尹某,李某和其他受害者才能洗清“冤屈”。
据此,执行法官找到了多名被尹某所骗,先后成为公司法人,且因公司涉案成为被告的员工,并将这些人联合起来,一起寻找尹某的踪迹。
最终,在多名“法人”帮助下,执行法官终于找到了尹某,并将其带回法院,顺利执结了这起合同纠纷案。
据了解,尹某“现行”后,河间法院涉及直播带货公司的多起民事案件也随之顺利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