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照片中,我和奶奶同框了。”最近,市民王敏用AI(人工智能)软件生成了自己和已经去世的奶奶的合影。
奶奶生前,他们没有留下合照,这是王敏多年的遗憾。看着这张照片,他觉得,AI帮他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愿望。
不仅如此,AI还可以让照片“动”起来,仿佛去世的亲人真的活了。
AI“复活”逝去的亲人
家住运河区文承苑小区的王敏今年42岁。他老家在盐山,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和奶奶的感情很深。
今年是他奶奶去世的第10年了。“奶奶看着我长大,最疼我了。”王敏说,现如今,回到老家再也看不到奶奶了。
前不久,他在网上看到,有人用AI合成照片,他也萌生了和奶奶生成一张合照的想法。
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AI合成照片这项技术,王敏想学习一下。
打开视频软件,王敏拿着自己的一张照片,又找到奶奶的一张照片。
通过照片合成功能,王敏和奶奶拥抱在了一起。
看到合成的照片,王敏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把制作成功的视频发给家人。大家看到这个视频之后,也深受感动。
王敏还发现,AI软件中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修复老照片。
以前,不少照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破损,他使用手机上的AI软件,把家中的老照片一张张地进行了修复。
修复完成后,他发现,效果非常好。“以前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AI软件帮我实现了。”王敏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的手机上多了几个AI软件。
“我拍摄的照片能‘动’起来啦。”今年22岁的市民徐佳慧最近玩AI软件上了瘾。
她连续做了很多个小视频,在视频中,曾经的照片不仅能唱歌还会跳舞。“不仅我会玩,我妈妈比我玩得还好。”徐佳慧说。
市民陆小平则迷上了把自己的旅游照片生成卡通漫画风格的照片。“有朋友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AI软件一键生成,非常方便,既好看又好玩。”陆小平说。
以前,她以为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操作,需要学习计算机编程等才能做到,没想到,使用AI软件,不到一分钟,就能生成非常漂亮的卡通人物照片。
AI帮助设计壁画
家住任丘的杨晓燕,是一名手工浮雕壁画师。
杨晓燕选择这一行,是因为喜欢美术,也喜欢创作作品的过程。
在工作的过程中,除非客户给出样品图案,否则,客户家的壁画都是杨晓燕自己创作而成的。“我至少能保证,我的客户家所有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杨晓燕说。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杨晓燕在创作上没少费心思。
如果客户提出了要求,杨晓燕就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在自己的大脑里不断地搜索相关元素。
有的时候,杨晓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特别明确的图案,她也会到网上搜索一下图片,来寻找创作灵感。
“但是网上的图片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相对于我们的要求,图片上的内容比较粗。”杨晓燕说,“其实就相当于网上的图片给了一个轮廓,但里边的内容还需要我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充实。”
杨晓燕说,那时,为了设计一幅图案,她用过十几天时间。
去年在南方工作的时候,杨晓燕和南方的同行交流时,发现他们已经开始用AI设计壁画图案。
“我看到那个同行,用AI软件时,说出了自己的需求,结果很快,AI就生成出了好几幅跟他需求相关的图。”杨晓燕说,当时她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她和南方的同行交流时,了解到这就是AI,而且AI在设计行业已经被很多人运用了。
杨晓燕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她也开始自己摸索着使用AI软件。
“现在AI软件比较多,但是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有些软件是适合的,也有些软件是不适合的。”杨晓燕说,她在尝试过程中,筛选掉了一些AI软件。
“如今,我想设计一个图案,只需要跟AI说我想要的东西,AI很快就能给我生成好几幅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出自己更细化的要求,AI生成的作品就能更符合我的要求。”杨晓燕说,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当设计师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AI时,它就能生成更符合设计师要求的图案。
“也就是说,AI现在就相当于在给我量身定做图案。”杨晓燕说,AI让她有了更好的作品。
AI帮助写作
王金良今年62岁,家住运河区御河新城小区。
退休后的王金良继续发挥余热,成了一名律师。
“做律师是我年轻时的梦想,虽然通过了司法考试,法律知识扎实,但用电脑写诉状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王金良说。
做律师的基本功就是要写诉状,可是打字对王金良来说,真的有些困难。因为对电脑键盘不熟悉,王金良只能用一根手指头打字。
通常,王金良写一份诉状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有时候复杂一点的案子,需要的时间更长。这样大大降低了他的工作效率。加上年纪的问题,他总是因为在电脑前久坐牵扯得颈椎痛。
前段时间,王金良的儿子给他购买了一个智能鼠标,把鼠标连接在电脑上,只需要对着鼠标说话,电脑上就会自动打出所说的文字。
“一开始我还觉得儿子瞎花钱,交的是智商税,后来才发现,这个鼠标功能太强大了,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我不会说普通话,尽管如此,鼠标也能识别我的语言指令,打出正确的文字,有的时候还会给出更合适的词句搭配,真是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王金良说。
“儿子说这就是年轻人嘴里常说的AI,我这才知道语音鼠标就是AI的具象化。以前不懂,觉得是个噱头,刚买的时候我还抱有怀疑态度,用了之后才知道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普通老百姓也能受益。”王金良说。
现在,王金良一上午能写出3份诉状,智能鼠标还能进行文字校对,不仅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法律措辞也更严谨。
王金良尝到了AI的甜头,除了语音鼠标,他还在网上关注了更多AI产品。他想看看,还有什么更高端的AI产品能在工作中帮到他。
“AI老师”
今年36岁的袁梦家住运河区凤凰城小区。她的儿子嘟嘟上小学三年级。
晚上,嘟嘟会使用AI学习机学习半个小时,或是学习英语,或是复习数学,或是观看科普视频。袁梦也会陪着嘟嘟一起使用学习机进行测评,对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
袁梦说,她是去年9月份给孩子购买的AI学习机。当时,她看了不少品牌的学习机,比较之后,将一台自己认为不错的学习机带回了家。她期望提高孩子学习成效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平时,袁梦会使用AI软件生成图片、制作音乐、撰写文案等。“AI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今,AI已经运用于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希望孩子能接触到它,并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袁梦说,她买的那台AI学习机可以进行全科辅导,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找了一个智能老师。
她给嘟嘟介绍了学习机,还和他一起“探索”这个学习机的功能。嘟嘟做完一个小测试后,这台学习机就显示出他的知识薄弱点,还推荐了微课。
“妈妈,它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我不太会的地方。”嘟嘟说。
袁梦笑着对嘟嘟说,你以后好好利用它,会有更多的发现。
从那之后,嘟嘟经常晚上使用学习机辅助学习,并进行人机互动。他做错的题也会收进学习机的错题库中。只有做对了,这道题才会从错题库中移除。
在嘟嘟使用AI学习机的过程中,袁梦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学习机只是辅助工具,不能一味地依赖。知识有没有掌握,他们母子俩还会进一步交流。
每当嘟嘟使用AI学习机学习后,袁梦就会让他分享学到了哪些知识,有没有困惑的地方,并引导着他去思考。
“使用AI学习机时,我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思考。交流时,当他把学到的、看到的内容分享给我时,他就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袁梦说,这样下来,他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亲子关系也愈发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