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阳光正好,肃宁县宋佐幼儿园男教师刘蒙带着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孩子们跑跑跳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人们的印象中,从事幼师这个职业的几乎都是女性,男幼师凤毛麟角。甚至还有家长质疑:“男老师能像女老师一样细心吗?他们能照顾好孩子吗?”
为此,记者对刘蒙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从“理工男”成为“孩子王”,逐渐获得家长们认可和称赞的故事。
硬核“理工男”
成为男幼师
今年38岁的刘蒙是肃宁县人。他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刘蒙踏入幼儿教育领域,其实属于偶然。
2010年,刘蒙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他回到家乡肃宁。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虽然我没有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但是和孩子们打交道比较多。”刘蒙说,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简单又快乐。
2018年,刘蒙看到肃宁县教育部门招聘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他的选择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让刘蒙没想到的是,他被分到了幼儿园当老师。
刘蒙坦言,他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一方面,当时家长们对男幼师还有很多质疑;另一方面,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幼师的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踏入幼儿教育领域。
“人们常说‘哄孩子’。我就想,幼儿园的孩子,只要好好‘哄’就行了。”刘蒙告诉记者,直到入职后遇到各种状况,他才知道从事幼师工作不是只会“哄”就行。
初为男幼师
一度手忙脚乱
刘蒙喜欢孩子,又在教培机构工作多年,对孩子非常有耐心。尽管如此,他在正式工作后,还是遭遇了很多“意外”。
面对孩子们的“拉尿”问题,刘蒙处理得得心应手。面对女孩们造型各异的发型,他却束手无策。“之前,我从来没有给女孩梳过辫子。”刘蒙说,每次午休过后,看着女孩们乱糟糟的辫子,他就傻了眼。刚开始,他只能请女同事帮忙。经过认真观察和一遍遍练习,他终于学会了梳简单的马尾辫。
“老师,我想上厕所。”“老师,我想喝水。”……面对孩子们的一声声呼唤,刘蒙始终保持着十足的耐心,及时做出回应。
然而,学校组织的幼儿舞蹈表演,却把他难住了。刘蒙说,难住他的并不是舞蹈动作,而是男人的“面子”。
“一个大男人带着孩子们跳欢快的舞蹈,家长们肯定会盯着我看。这太难为情了。”刘蒙告诉记者,第一次带领孩子们表演的那几分钟,他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满头大汗的刘蒙不仅跳得扭捏,还时不时忘了动作。然而,孩子们记住了每一个动作,跳得非常精彩。刘蒙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的注意力其实并不在他的身上,都集中在孩子们的表演上。
正是这次经历,让刘蒙的教学之路更清晰了。“我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关注自己了。我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们身上。”刘蒙告诉记者,从那以后,他彻底扔掉了男人的“面子”,工作感觉轻松了许多。
破除偏见之茧
赢得家长信任
刘蒙刚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家长们曾对他有过质疑。“男老师能像女老师一样细心吗?”“他会不会太严厉,不懂孩子们的小心思?”
“园长担心影响我的心态,一直没把这些质疑告诉我。园长鼓励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刘蒙说,他学习了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用足够的耐心尝试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陪伴他们成长。
刘蒙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用镜头记录下来。他建立了班级群,每天把每个孩子的美好瞬间和生活日常拍摄下来,分享给家长。午餐时间,刘蒙总是忙碌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他会细心地提醒孩子们荤素搭配着吃。对于挑食的孩子,他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导。午睡时,刘蒙会轻手轻脚地在寝室里巡视,给孩子们盖好被子。
在刘蒙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如同在家中一般温暖、安心。家长们看到了他的细心和耐心,对这个“理工男”的认识有所改变。
有一次,刘蒙将一张女孩接水的照片发到班级群后,就去修水管了。“刘老师,怎么能让孩子自己接热水?” 这名女孩家长提出了质疑。“孩子接的水不是热水。”刘蒙的同事李丹丹看到后,立即说明情况。
“放心吧,刘老师很细心的。”“把孩子交给刘老师,我们放心。”……家长们紧接着在下方留言。刘蒙看到众多家长的发言,心里非常感动。
激发孩子们的
探索欲望
“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刘蒙说。
刘蒙不断学习先进的幼教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认真听取每个孩子的想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他精心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植物观察、手工制作和自然探索等,让孩子们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在活动中,孩子们会自由地选择材料,完成手工制作。刘蒙尊重孩子们的想法,适当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有一次,刘蒙举行了一次关于季节变化的主题活动。“老师,晚上为啥会出现那么多星星?”一个孩子突然提出一个天文问题。“老师,月亮为什么会发光?”……其他孩子也被这个话题吸引,纷纷提出问题。看到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刘蒙立即调整计划,向他们介绍相关知识,并带领他们绘制了简单的太阳系。孩子们积极参与,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将男孩培养成
小小“男子汉”
幼教是“根的教育”,在“生根”阶段,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刘蒙通过言传身教,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勇气、责任、担当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幼儿园的男孩成为小小“男子汉”。
作为这所幼儿园里唯一的男教师,园里的脏活累活刘蒙都抢着干。修水管、搬桌子、搬水桶等,他从不让女老师动手。时间长了,班里的男孩们就会模仿,也学着照顾女孩。比如搬桌子的时候,几个男孩一起干。女孩则负责铺桌布,拿小凳子。
刘蒙从不打压孩子们的天性,时常和他们“闹作一团”。夏天,刘蒙会组织孩子们打水仗。作为男老师,他自然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孩子们纷纷把水枪对准他,幼儿园里充满欢声笑语。在体能训练、户外游戏中,他让孩子们释放自己,尝试“冒险”。孩子们在刘蒙的培养下,逐渐养成了勇敢、顽强的性格。
希望更多男老师
从事幼儿教育
“男老师的到来,给幼儿园里增添了不少阳刚之气。”接受采访时,不少家长表示,刚柔并济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性格养成很有帮助。
“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有些不同,男生一般更具有冒险精神。这种冒险精神带入到教学中,会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有创造性,想象力也更加丰富。”刘蒙的同事李丹丹说,幼儿园中男女教师均衡,更有利于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不仅需要温柔、耐心,更需要坚韧和力量。我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男老师身上的乐观与开朗、阳光与自信、力量和坚强。”刘蒙说,他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会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一直陪伴下去。
刘蒙表示:“希望更多的男老师从事幼儿教育。幼儿园的孩子们真的很需要男老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