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刘福来把一袋袋25公斤重的面粉搬进厨房,等徐新把水、碱面、发酵粉准备好,大家就要开始蒸馒头了。
12月16日早上8点钟左右,馒头房里早已经欢声笑语,和面、醒发、蒸馒头……
在新华区交通南大道上有一间“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以下简称爱心服务站),这里是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和沧州市大运河志愿者协会的馒头房。
这间馒头房是志愿者专门给环卫工蒸馒头的地方。
无论风雪交加还是大雨瓢泼,他们按时按点开工。3年来,志愿者蒸出了60多万个爱心馒头。
蒸馒头“高手”
今年60岁的徐新,家住新华区,是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的一名志愿者。
几年前,爱心社在沧州市文明办的指导下,承担了爱心服务站的工作,每天早上专门为环卫工人免费供应早餐。
徐新已经退休了,原本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但从爱心服务站开始营业那天,她就自愿申请成为馒头队的一员。
对于徐新的这个年龄来说,蒸馒头不是啥难事,可当她第一次走进馒头房准备蒸馒头时,就发愁了。
“在家蒸馒头是小事儿,一锅蒸10多个就够一家人吃好几顿。这里可不一样,一锅出600个馒头,可不是个小数。”徐新说。
徐新有一个笔记本,从爱心服务站营业那天开始,她把每次蒸馒头的面粉、水、碱面、酵母粉用量都一一记录在册,50公斤面配多少公斤水、多少酵母粉、多少碱面,这些都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实践出来的。
“牵头人给我们提供了4台机器,和面机、馒头机、醒发箱和蒸箱,这样虽然能帮助我们提高蒸馒头的效率,但是如何使用机器和出一盆好面,是一个大难题。”徐新说。
因为没有经验,对于机器的了解几乎空白,所以和面成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面多了机器转不动,水多了馒头不成形,碱多了馒头发黄,碱少了馒头口感不好。
“一开始,我们总是返工,一遍一遍尝试成分配比,水和面一点点搭配,酵母粉和碱面一点点调兑。整整3个月,我们才知道水、面、酵母、碱的分量到底用多少。”徐新说。
因为掌握不好这个配比,有一回馒头房里蒸出了一锅黄色的馒头,徐新一看,这肯定是碱放多了,她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第二天,她还专门到爱心服务站给环卫工人做解释,保证下次一定再多尝试,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后来,徐新对照着笔记本上每次记录的数据,拿着秤反复增减,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比方案。这50公斤面粉,在徐新的手里成了乖巧的小孩儿,一次都没有调皮过,每锅馒头都白白胖胖的。
摸透机器的脾气
刘宝才今年51岁,还没退休,经常是在单位忙完工作就来馒头房做志愿者。
和面的难题解决了,徐新把和好的面一点点切开放进馒头机,大家兴奋地等着馒头机出馒头,没想到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馒头机快速地出着馒头,可每个馒头上都有一条小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大家只好再用手去揉一下,然后放进蒸盘。
一开始大家看着这馒头的样子还哈哈大笑,可转瞬就都不说话了。“明天环卫工还等着吃馒头,这不耽误事儿吗?”刘宝才说。
大家找不到问题所在,急得团团转。刘宝才联系了售后,挂了电话,他凭借着自己的理解,拆开馒头机的挡板,拨弄了起来。角度调大,馒头不成形,角度调小,馒头又变成了细条。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他们一直不停地尝试。
压坏了的馒头再回炉,再调齿轮角度,再出馒头,循环往复。
后来他们只能一毫米一毫米地调动齿轮角度,馒头机终于压出了圆润光滑的馒头。
那一瞬间,一屋子平均年龄60多岁的人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起来。
机器用完了,还不能结束工作,大家还要拆开机器进行全面清洗。
“面粉的黏性很大,如果用完了不及时清理,附着在齿轮上的面就会干,时间越久越坚硬,越难处理。”刘宝才说。
和面机要拆,馒头机也要拆,只有拆开,才能彻底清洗干净,不耽误下一次的工作。
有一回,机器被干面团死死卡住了,直接罢工了。
志愿者先用手一点点抠,抠疼了就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地铲,半天齿轮也没见松动。
刘宝才手掰得生疼,咬着牙使劲分离两个齿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干面团清干净。
从那以后,馒头队的志愿者每次蒸完馒头就把机器全部拆开,彻底清洗。
一颗螺丝一颗螺丝地拧下来,一个管道一个管道地清干净,再把齿轮擦得锃亮,再一块一块地把零件装回去。
“当大家围着机器认真擦拭清理的时候,像极了给机器在‘搓澡’。”刘宝才说。
后来,机器的运转维护,刘宝才都自己动手。现在,他已经把机器的脾气摸得透透的,哪里有问题,他手到擒来。
馒头房里忙碌的身影
馒头房的成员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少的时候五六个。有的是循环替补,有的则是固定的成员。
赵洪雁、徐新、邢荣霞、刘宝才、刘福来是5名固定成员。他们夏天的时候风雨无阻,冬天的时候风雪无惧。只要需要,他们一定会准时到达。
50岁的邢荣霞是这5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即使如此,她跟机器的生产速度也着实磨合了一阵。
“馒头机的速度太快,一个还没摆好,另一个就出来了,刚开始蒸馒头时,可把我忙坏了。”邢荣霞说。
机器和人不同,它不会根据人工的快慢变化调整速度,只会按照它自己的节奏进行。
最开始,邢荣霞主要负责蹲在馒头机的出口接收压出来的馒头并摆盘。
可有的时候,馒头机压出来的馒头也有一些缺陷,例如个别不太圆润或者稍微有凸起的地方,这个时候,邢荣霞就需要揉搓一下,让它尽可能的光滑圆润。
可是这样一来,后面出来的馒头由于没有及时接收,就堆在了一起,一会就成了一个大面疙瘩。她还得把这块面疙瘩放回馒头机入口重新压。
“我只能跟着机器拼命干,速度提了再提,有的时候经常是一手揉着机器没压好的馒头,一手把机器压出来的馒头往蒸盘里放。”邢荣霞说。
一开始,她的胳膊也酸,捡完这600个馒头,累得抬不起来,但是她总是笑着说:“不都说锻炼左右手可以预防小脑萎缩吗?我这提前预防了,既把活干了,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大家每次忙完各自的流程也会互相帮忙,等所有的馒头都拣出来,放进醒发箱的时候,他们才能短暂地休息20分钟。
这20分钟里,邢荣霞就会掏出手机,查看家里的监控,观察84岁的老母亲独自在家的情况。
“母亲岁数大了,头脑不是太清楚,平时由我照料,我出来做志愿者的这段时间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照看她。”邢荣霞说。
等到馒头进了蒸箱,大家就又开始忙碌起来。
600个馒头的“快递员”
“上午蒸馒头,下午就得送馒头,虽然干活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从早到晚时间跨度却很大,有的时候从开始蒸馒头,到下午送货,需要忙一天。”徐新说。
下午3点多,徐新和刘宝才会再次返回馒头房,他们要把晾好的馒头装进袋子,分装完毕,就开始配送。
“目前送馒头的交通工具是两辆三轮车,一辆是我家的,一辆是刘宝才家的。”徐新说。
一开始送馒头,只有一辆刘宝才家的三轮车,徐新忘不了第一次送馒头的狼狈样。
“那天下午,我俩很兴奋,带着600个馒头出发了,没想到一路上又好笑又尴尬。”徐新说。
从交通南大道到黄河路爱心服务站,大约5公里的路程,骑电动三轮车大概需要20分钟。刘宝才骑着三轮车驮着馒头在前面,徐新骑着电动车跟在后面。
600个馒头在电动三轮车上摞了很高,一路上摇摇晃晃。刘宝才骑得很慢,过沟过坎也小心翼翼,可刚出了馒头房没多久,最顶上的那袋馒头就开始往下掉。
“幸亏我俩装馒头的时候多装了几层袋子,不然馒头掉地上可怎么办?”徐新说。
那一路上,刘宝才在前面骑,徐新就跟在后面时刻盯紧掉落下来的馒头,及时捡起来装到电动车上。
“我感觉那一路太漫长了,当时觉得挺好笑,过后又觉得有点心酸。”徐新说。
直到晚上6点多,刘宝才和徐新才把馒头送到黄河路上的爱心服务站。
第一次送没经验,预判有些失误,第二次,徐新就把自家的三轮车也骑来了。这回,她和刘宝才一人一辆,两人一路欢声笑语地就完成了600个馒头的配送任务。
馒头队的志愿者从来没觉得辛苦,也从来没抱怨过,他们觉得只要及时蒸好馒头,准时送达,不耽误百余名环卫工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饭,一切就都值得。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